品牌如何提升用户忠诚度_品牌忠诚度提升策略有哪些

新网编辑 12 0

为什么“品牌忠诚度”突然成为2024年营销圈的高频词?

过去十年,流量红利见顶,获客成本一路飙升。当“拉新”越来越贵,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回“留客”。品牌忠诚度不再是“锦上添花”,而是决定利润曲线的生死线。波士顿咨询最新报告显示:忠诚度每提升5%,企业利润可增长25%-95%。

品牌如何提升用户忠诚度_品牌忠诚度提升策略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用户忠诚度的真实定义:不是复购,而是“拒绝竞品”

很多品牌把“复购率”当成忠诚度,这其实是一个误区。真正的忠诚度是用户在面对同等甚至更低价格、更高促销力度的竞品时,仍然主动选择你。它包含三层递进:

  • 行为忠诚:重复购买,但可能出于习惯或路径依赖。
  • 态度忠诚:主动推荐,愿意为品牌发声。
  • 情感忠诚:把品牌当成自我身份的一部分,拒绝替代品。

品牌如何提升用户忠诚度?先把“用户旅程”拆成七段

与其笼统喊口号,不如把用户从“第一次听说”到“主动捍卫品牌”的完整旅程拆成七段,每段设置忠诚度杠杆

  1. 认知阶段:用“差异化标签”抢占心智,例如Patagonia的“环保即正义”。
  2. 兴趣阶段:提供“可参与的内容”,如Lululemon的免费瑜伽课。
  3. 评估阶段:透明公开第三方测评,降低决策风险。
  4. 首购阶段:设置“新手惊喜”,如Dollar Shave Club的1美元试用。
  5. 使用阶段:用“场景化教程”提升产品价值感知。
  6. 复购阶段:设计“成长型权益”,会员等级越高,解锁的福利越稀缺。
  7. 拥护阶段:搭建“用户共创平台”,让忠粉参与新品命名、包装设计。

品牌忠诚度提升策略有哪些?六大实操模型直接套用

模型一:NPS+社群双轮驱动

先通过NPS调研锁定“推荐者”,再把他们拉进封闭社群。社群不是客服群,而是“内容生产中心”。例如小米早期100个种子用户,在论坛里贡献了超过50万字的刷机教程。

模型二:RFM+动态权益

用RFM(最近一次消费、消费频率、消费金额)给用户分层,但权益不是固定,而是根据实时行为动态调整。星巴克“星礼卡”会根据天气推送“热饮双倍星”,把场景和权益绑定。

模型三:游戏化PBL系统

Points(积分)、Badges(徽章)、Leaderboard(排行榜)三件套,但关键是把“成就”与“品牌价值观”对齐。耐克Run Club的徽章不是“跑得远”,而是“坚持早起”,强化品牌精神。

品牌如何提升用户忠诚度_品牌忠诚度提升策略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模型四:订阅制锁定未来现金流

把一次性交易变成“长期关系”。订阅制的核心是“可预测的惊喜”,例如美妆品牌Glossybox每月寄送5款小样,用户永远不知道盒子里是什么,但知道一定物超所值。

模型五:价值观共鸣营销

当产品同质化,用户买的是“立场”。把品牌价值观做成“社交货币”,让用户转发=自我表达。例如Everlane的“成本透明”标签,让消费者感觉自己不是买T恤,而是支持一场商业伦理革命。

模型六:员工即KOC

一线员工是最被低估的忠诚度放大器。让客服、店员成为“品牌故事讲述者”,海底捞的“美甲服务”“代打游戏”不是总部规定,而是员工自发创意,用户感受到的是“整个品牌都在对我好”。


忠诚度提升的隐藏陷阱:别让“套路”反噬品牌

很多品牌把“提升忠诚度”做成了“算计用户”,结果适得其反。以下三个坑务必避开:

  • 过度积分通胀:当1000积分只能换一包纸巾,用户会觉得自己被耍。
  • 等级权益断层:顶级会员门槛过高,普通会员失去升级动力。
  • 情感营销虚假:喊“家人”却用机器人客服回复,用户感知瞬间崩塌。

如何衡量忠诚度提升效果?三个指标比复购率更真实

复购率只能看到“行为”,以下指标能捕捉“态度”和“情感”:

  1. 客户留存成本(CRC):每留住一个老客花了多少钱,越低说明忠诚度越高。
  2. 社群UGC占比:用户自发内容占品牌总内容的比例,超过30%即为健康。
  3. 品牌关键词自然搜索占比:用户直接搜品牌名而非“品类+品牌”,说明心智占领成功。

未来三年,忠诚度战场将出现的三大变量

技术迭代和用户代际更替,正在改写忠诚度规则:

  • AI情感计算:通过语音语调、打字速度判断用户情绪,实时调整客服话术。
  • Web3会员体系:用NFT做“数字徽章”,用户可在二级市场交易会员权益。
  • GenZ的“圈子化忠诚”:他们不再忠于品牌,而忠于“同好圈子”,品牌需要成为圈子的“赞助商”而非“中心”。

把忠诚度当成一场“无限游戏”,没有终点,只有持续升级的规则。谁能先让用户从“买产品”变成“玩品牌”,谁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活下来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