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2P网贷平台安全吗_2016年还能投资吗

新网编辑 12 0

2016年P2P行业整体现状:冰火两重天

2016年被业内称为“监管元年”。一方面,**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》**在8月落地,行业首次有了“合法身份”;另一方面,全年问题平台数量高达**938家**,比2015年多出近三成。冰火交织之下,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无非两个:P2P网贷平台安全吗?2016年还能投资吗?

P2P网贷平台安全吗_2016年还能投资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--

监管落地后,平台合规成本有多高?

自问:监管真的能让平台更安全吗?
自答:安全度确实提升,但成本也同步飙升。

  • 银行存管:按行业平均,接入费用一次性约50-200万元,年费30-80万元;
  • ICP经营许可证:办理周期3-6个月,隐形公关费用10-30万元;
  • 信息披露:需聘请律所、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报告,年度支出不低于20万元。

对于成交量低于1亿元的小平台,**合规成本占营收比例可能超过15%**,直接加速行业出清。

---

问题平台三大新特征:你踩雷了吗?

2016年的跑路平台不再是简单的“高息诱惑”,而是呈现出更隐蔽的特征:

  1. 伪国资系:通过多层股权代持,挂靠县级国资委旗下空壳公司,误导投资人;
  2. 活期理财陷阱:以“随时提现”为卖点,实则资金池运作,一旦新增资金放缓即刻崩盘;
  3. 跨界自融:平台关联方涉及房地产、影视等高杠杆行业,借款项目真实性难以核实。

投资人可自查:若平台活期产品占比超过30%,或借款企业注册资本低于1000万元却动辄借款千万,**风险信号已亮红灯**。

---

2016年投资人画像:谁在坚守?谁在撤离?

第三方调研显示,**2016年P2P活跃投资人约480万**,较2015年下降12%,但人均投资额从7.8万元升至11.2万元。人群分化明显:

P2P网贷平台安全吗_2016年还能投资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坚守派:三年以上老用户,资金集中在车贷、消费金融等小额分散资产;
  • 撤离派:以60后、70后为主,因股市、楼市回暖,将资金转移至更熟悉的领域;
  • 新手观望:90后占比提升至35%,但70%仅注册未投资,等待行业进一步明朗。
---

如何筛选相对安全的平台?四步实操法

自问:普通投资人没有尽调团队,怎么办?
自答:抓住四个公开可查的核心指标。

  1. 银行存管上线时间:优先选择2016年8月24日前已完成存管的平台,技术对接早说明合规意愿强;
  2. 逾期率披露方式:看是否按**金额逾期率**而非**项目逾期率**公示,前者更能反映真实风险;
  3. 高管金融背景:风控负责人需有五年以上银行信贷或信用卡审批经验,可在LinkedIn或脉脉核实履历;
  4. 第三方评级:参考网贷之家、贷罗盘等A级及以上平台,但需交叉对比至少两家评级结果。
---

2016年投资策略:收益与风险的再平衡

在合规大背景下,**行业平均收益率从2015年的12.8%降至9.6%**。投资人需调整预期:

  • 短期策略:选择3-6个月车贷标的,年化收益8%-9%,兼顾流动性;
  • 长期策略:配置头部平台(如陆金所、宜人贷)的24个月消费金融资产,锁定9%-10%收益;
  • 避雷策略:坚决不碰“秒标”“天标”,这类超短期高息标的多为平台冲量或自融工具。
---

未来展望:2017年或将迎来“备案年”

据接近监管人士透露,**2017年一季度可能启动地方金融办备案试点**,未通过备案的平台将被强制退出。这意味着:

  1. 存量平台或缩减至300家以内,马太效应加剧;
  2. 收益率进一步下探至7%-8%区间,与信托产品差距缩小;
  3. 投资人教育将成为平台核心竞争力**,谁能提供更透明的信息披露,谁就能留住用户。

对于仍在观望的投资人,不妨等到首批备案名单公布后再入场,**用时间换空间,远比盲目抄底更安全**。

P2P网贷平台安全吗_2016年还能投资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