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行业现状:AI基础设施为何成为新风口?
过去三年,全球云厂商资本支出中,**GPU、DPU、光模块**三项合计占比从12%跃升至41%。
自问:为什么传统IDC突然失宠?
自答:传统IDC单机柜功率密度普遍≤8kW,而**AI训练集群要求≥30kW**,迫使运营商重构供电与制冷体系。

二、技术演进:三大核心赛道谁主沉浮?
1. GPU算力池化
- **NVIDIA DGX SuperPOD**将千卡级训练时间缩短至3.7天,但**H100缺货溢价达300%**。
- 国产替代:壁仞科技BR100在MLPerf Training v3.0中能效比追平A100,**采购成本降低42%**。
2. 800G光模块商用化
LightCounting预测2025年800G出货量将突破**500万只**,价格曲线遵循**每18个月下降50%**的铁律。
自问:硅光方案能否颠覆EML?
自答:Intel的硅光模块在500米DR4场景下,**功耗降低35%**,但良率仅65%,仍需2年工艺爬坡。
3. 云原生网络加速
**Cilium Service Mesh**在eBPF加持下,东西向流量延迟从3ms降至**0.8ms**,已获Azure AKS默认集成。
三、资本动向:谁在悄悄布局?
投资方 | 标的 | 轮次 | 估值倍数(PS) |
---|---|---|---|
淡马锡 | Graphcore | E轮 | 18.7 |
高瓴 | 沐曦集成电路 | C轮 | 22.3 |
沙特PIF | AMD-Xilinx | 并购 | 14.1 |
值得注意的是,**主权基金占比从2021年的9%升至2023年的27%**,反映地缘竞争加剧。
四、落地场景:哪些应用最先吃到红利?
自动驾驶仿真
Waymo在Google Cloud上运行**200万核vCPU**的仿真集群,**单公里测试成本降至0.001美元**。
金融大模型
摩根士丹利部署**GPT-4微调集群**后,财报摘要生成效率提升**17倍**,合规审核人力减少60%。

AIGC内容工厂
Runway Gen-2采用**分布式Stable Diffusion**方案,**单卡日产能达5000张4K图像**,边际成本趋近于零。
五、风险预警:繁荣背后的暗礁
- **CUDA生态锁定**:PyTorch 2.1仍深度依赖cuDNN,国产芯片需兼容**ROCm或OneAPI**才能突围。
- **电力瓶颈**:美国能源部测算,到2027年AI负载将占全国用电量的**4.5%**,德州电网已出现**训练任务限电**。
- **出口管制**:美国BIS新规将**A800/H800**纳入管控,倒逼国内客户转向**昇腾910B**等替代方案。
六、行动指南:中小企业的切入口
自问:没有上亿预算如何参与?
自答:
- 采用**Serverless GPU**(如Lambda Labs)按需调用,**成本比包月降低73%**。
- 利用**Kubernetes联邦集群**跨云调度,在AWS低价区运行**Spot实例**。
- 聚焦**垂直场景微调**,法律、医疗领域**单卡即可跑通70亿参数模型**。
七、未来展望:2025年的三个确定性
1. **CXL 3.0**将内存池化延迟压缩至**150ns**,彻底打破单机内存墙。
2. **液冷机柜**渗透率突破60%,**PUE≤1.05**成为数据中心准入门槛。
3. **RISC-V AI加速器**出货量年增400%,**每TOPS成本降至0.1美元**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