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,全球经济复苏乏力,国内经济进入“L型”底部盘整,但仍有若干细分赛道逆势爆发。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,拆解当年最被资本与创业者追捧的五大行业,并给出可落地的生意切口。

2016年最赚钱的行业到底有哪些?
综合Wind、清科、TalkingData三家机构的数据,**互联网医疗、短视频、消费金融、跨境电商、知识付费**五大领域在2016年融资总额均超过百亿人民币,净利润率普遍高于20%。
互联网医疗:政策松绑后的黄金窗口
为什么2016年互联网医疗突然爆发?
2016年5月,国家卫计委首次明确“互联网医院”合法身份,**银川、乌镇、广州**三地先后发放牌照。政策松绑直接带来三大红利:
- 处方外流:医院愿意把慢病用药订单导给平台,平台抽佣8%—12%。
- 医保在线支付:银川试点把医保个人账户开放给微医,患者线上复诊可直接划扣。
- 医生多点执业:三甲医生在平台开设“云诊室”,单次咨询定价80—300元,平台分成30%。
当年,**微医、好大夫在线、平安好医生**三家头部平台合计完成融资超70亿元,估值翻倍。
短视频:4G流量资费下降带来的内容革命
普通人如何切入短视频赛道?
2016年9月,抖音上线;同年,快手日活突破4000万。4G流量单价从0.15元/MB降至0.05元/MB,**15秒短视频**成为新的注意力黑洞。创业者可抓住两条细分路径:
- 垂直MCN:聚焦美妆、母婴、宠物三大高毛利领域,签约10—20位腰部达人,单月广告+电商佣金可做到50万—80万元。
- 工具矩阵:开发一键加字幕、卡点模板等轻量App,通过应用商店ASO冲榜,日活10万即可靠会员付费实现盈亏平衡。
消费金融:场景分期与现金贷双轮驱动
监管趋严后,哪些模式还能跑通?
2016年8月,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》落地,**校园贷**被叫停,但**3C分期、租房分期、医美分期**三大场景仍被默许。以3C分期为例:

- 客单价:3000—6000元手机,分12期,IRR高达36%。
- 坏账率:线下门店场景可控制在3%以内。
- 资金成本:ABS发行利率4.5%—5.5%,利差空间显著。
当年,**趣店、分期乐、爱又米**均完成D轮融资,估值集体迈入10亿美元俱乐部。
跨境电商:税改后的“正面清单”机会
税改提高了门槛,为什么反而更赚钱?
2016年4月8日跨境新政实施,**“保税备货”模式**被保留,单笔交易限值2000元以内关税为零,增值税按70%征收。政策筛选掉大批小卖家,头部平台反而享受流量红利:
- 母婴奶粉:爱他美、A2等爆款SKU毛利率25%,保税仓发货时效3天,复购率60%。
- 美妆个护:日韩药妆通过“单品爆款+小红书种草”打法,单链接月销可破万单。
当年,**网易考拉、小红书、洋码头**三家平台GMV增速均超过200%。
知识付费:焦虑经济的第一次收割
2016年用户到底在为什么买单?
得到App在2016年12月上线《李翔商业内参》,售价199元/年,**上线3天销售额破千万**。用户付费动机拆解:
- 时间碎片化:通勤场景下,10分钟音频成为最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。
- 身份认同:为“吴晓波频道”付费,本质是购买“中产精英”标签。
- 社交货币:在朋友圈晒出学习截图,完成自我形象管理。
当年,**喜马拉雅、知乎Live、千聊**三家平台付费用户规模均突破100万。

2016年做生意的四个底层逻辑
无论选择哪个赛道,以下四点在2016年屡试不爽:
- 政策套利:医疗、跨境、金融三大领域均因监管窗口期出现估值洼地。
- 流量洼地:短视频、直播刚起量,获客成本不到今天的十分之一。
- 供应链红利:保税仓、冷链物流、移动支付等基础设施成熟,大幅降低创业门槛。
- 用户付费意愿觉醒:中产阶层扩容,为内容、服务、体验买单的习惯初步形成。
给2016年创业者的三点实操建议
- 先选场景,再选品类:医疗选慢病复诊,电商选母婴奶粉,知识选商业财经,场景越刚需,付费阻力越小。
- 用数据验证最小可行单元:3个月做到10万用户或100万GMV,再考虑扩张,避免盲目烧钱。
- 提前布局合规:金融牌照、医疗器械备案、跨境通关资质,早半年准备可节省一半时间成本。
回望2016,赚钱的行业并非高不可攀,关键在于踩准政策节拍、抓住流量洼地、深耕细分场景。今天再看这些逻辑,依旧能找到穿越周期的新机会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