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中医把失眠称为“不寐”?
在中医古籍里,失眠并不叫“失眠”,而叫“不寐”。《黄帝内经》指出:“阳不入阴,故目不瞑。”意思是阳气在夜间不能顺利潜藏到阴分,人就难以入睡。现代常见的熬夜、情绪焦虑、饮食不节,都会打破“阳入阴”的节奏,于是出现**入睡困难、易醒、多梦**等表现。

失眠多梦最常见的三大证型
辨证是中医的灵魂。同样是睡不着,背后的病机却可能完全不同。临床最常见的三种证型如下:
- 心脾两虚型:多梦易醒、心悸健忘、面色萎黄、舌淡苔薄。
- 肝郁化火型:急躁易怒、口苦咽干、目赤耳鸣、舌红苔黄。
- 阴虚火旺型:心烦不眠、潮热盗汗、腰膝酸软、舌红少苔。
中医调理失眠的食疗方推荐
1. 心脾两虚:龙眼莲子百合粥
食材:龙眼肉、莲子、百合、粳米各适量。
做法:莲子去芯,与百合、粳米同煮成粥,最后加入龙眼肉再煮五分钟即可。
功效:**补益心脾、养血安神**。适合长期思虑过度、脑力劳动者。
2. 肝郁化火:菊花决明子茶
食材:杭菊花、决明子、夏枯草各。

做法:沸水冲泡,代茶频饮。
功效:**清肝泻火、明目降压**。对伴随眼干、头痛的失眠尤为有效。
3. 阴虚火旺:酸枣仁生地炖猪心
食材:酸枣仁、生地黄、猪心、枸杞。
做法:猪心焯水后,与药材同炖小时,加盐调味。
功效:**滋阴清热、养心安神**。更年期女性或长期熬夜者最宜。

失眠多梦吃什么中药好?
如果食疗见效慢,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以下经典方药:
- 酸枣仁汤:专治虚烦不得眠,主药酸枣仁需捣碎先煎。
- 天王补心丹:适合阴虚血少、心悸健忘者,含丹参、当归、柏子仁。
- 龙胆泻肝汤:针对肝火旺盛、急躁易怒,苦寒之品不宜久服。
注意:中药讲究配伍与剂量,**切勿自行抓药长期服用**,尤其孕妇、儿童、慢病患者需辨证加减。
---日常调护:比吃药更关键的三件事
1. 睡前一小时“断屏”
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,中医称之为“神不守舍”。建议21点后关闭手机、电脑,改为泡脚或阅读纸质书。
2. 按压“安眠三穴”
每日睡前用拇指按揉:
- 神门穴:腕横纹尺侧端,安定心神。
- 三阴交:内踝尖上四横指,调肝脾肾。
- 安眠穴: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,专治失眠。
每穴按压分钟,以酸胀为度。
3. 子时前入睡
子时是胆经当令,胆主决断,长期熬夜则胆气虚,决断失司,第二天更易焦虑。建议22:30上床,23:00前进入深睡。
---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Q:喝牛奶助眠是中医方法吗?
A:牛奶性平味甘,可“补虚损、益脾胃”,但中医更推荐温热的桂圆红枣奶,既补气血又避免寒凉伤脾。
Q:泡脚水里加什么中药更有效?
A:肝郁加柴胡、香附;心脾两虚加党参、白术;阴虚加女贞子、旱莲草。水温40℃左右,泡至微微汗出即可。
Q:长期吃褪黑素会不会伤肾?
A:褪黑素属外源性激素,中医角度看易耗伤肾阳,表现为晨起疲惫、怕冷。建议短期应急,根本仍需辨证调理。
写在最后的小贴士
失眠不是简单的“睡不着”,而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。中医强调“治未病”,与其依赖安眠药,不如从今天晚上开始:关掉手机,泡一杯菊花决明子茶,按揉神门穴,22:30准时上床。坚持一周,你会发现梦少了,心定了,天亮时自然醒来,精神饱满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