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招聘网站必须做长尾关键词?
招聘行业的搜索需求极其碎片化:求职者会搜“上海浦东新区Java开发8k-12k”,企业会搜“广州外贸业务员猎头推荐”。**这类超长、超具体的关键词就是长尾词,它们流量小但转化高,竞争低却精准**。不做长尾,等于把80%的潜在用户拱手让人。

如何挖掘招聘行业长尾词?
1. 用招聘平台的站内搜索日志
打开自家后台,把近30天的搜索词导出,筛掉品牌词后,剩下的就是金矿。例如:
- “应届生无经验行政岗双休”
- “国企劳务派遣转正概率”
- “跨境电商运营提成算法”
**这些词直接反映了用户的真实需求,比第三方工具更接地气。**
2. 借助5118的“需求图谱”
输入“招聘”后,5118会列出关联词,把“招聘”替换成“求职”“找工作”再跑一遍,交叉去重,能挖出上千条长尾。重点看“疑问词”和“价格词”,例如:
- “试用期被辞退有赔偿吗”
- “猎头收费一般是多少个点”
招聘行业SEO的5个核心动作
动作1:职位详情页标题重构
传统写法:“产品经理招聘-某某人才网”。**改成:“北京朝阳区产品经理15k-20k_要求3年以上SaaS经验_周末双休”,直接嵌入4个长尾词**,点击率提升30%以上。
动作2:地域+岗位+薪资的三级目录
URL结构示例:

/jobs/shanghai/pudong/java-engineer/10k-15k/
**每一级目录都是一个独立的长尾词页面**,既满足搜索引擎抓取,又方便用户筛选。
动作3:问答模块抢占“疑问词”
在职位页底部加“求职者常问”板块,例如:
- “这家公司加班严重吗?”
- “外包岗位能转正式吗?”
**用Schema.org的FAQ标记包裹,可直接出Google/百度的富媒体结果**,CTR暴涨。
动作4:企业HR的UGC内容
邀请入驻的HR发布“面试经验贴”,标题模板:
“在字节跳动做测试开发是一种什么体验_薪资_晋升路径”
**这类内容天然包含大量长尾词,且用户停留时长是普通职位页的2.7倍**。

动作5:失效职位页301到聚合页
职位下线后别直接404,**把URL 301到“上海Java工程师招聘合集”这类聚合页**,保住权重的同时继续承接流量。
招聘SEO的3个致命误区
误区1:堆关键词导致标题过长
百度现在只显示30个汉字,**超过部分会被截断,反而降低可读性**。用“核心词+2个长尾修饰词”即可。
误区2:忽略移动端搜索习惯
手机端用户更爱用语音搜索,**“附近有没有招快递员的”“今天面试要带什么”这类口语化长尾词要单独建页面**。
误区3:只优化“求职”不管“招聘”
企业端的搜索量被严重低估,**“苏州吴江区电子厂普工外包”这类B端长尾词,竞争度几乎为零**。
如何衡量长尾词效果?
别只看流量,**重点监控“投递转化率”**:
- 长尾词带来的简历投递率>5%即为优质词
- 用Google Analytics的“目标转化”功能,给每个职位页设置“点击投递按钮”为事件
- 每月剔除转化率低于1%的词,补充新挖掘的词
未来趋势:AI生成内容与长尾词结合
用ChatGPT批量生成“面试问题+答案”的页面,例如:
“蔚来汽车用户运营面试会问什么_高频问题及参考答案”
**这类内容更新快、覆盖问题全,能吃掉大量“公司名+面试”的长尾流量**。但要注意人工校验,避免信息错误导致法律风险。
实战案例:某地方站3个月增长127%自然流量
背景:三线城市人才网,DA仅18。
- 第1周:用站长工具导出1.2万条搜索词,筛出含“薪资”“双休”的长尾词487条
- 第2-4周:重写TOP200职位页标题,新增“应届生可投”“包住宿”等修饰词
- 第5-8周:上线“工厂实拍”视频,视频描述区植入“电子厂宿舍条件”等长尾词
- 结果:第3个月自然流量从日均2100UV涨到4770UV,其中87%来自新增长尾词页面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