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泥需求真的见顶了吗?
**“基建托底+城市更新”仍在释放增量。** - 交通强国试点:十四五期间高铁、市域铁路、机场跑道等项目年均拉动熟料需求约1.2亿吨。 - 城市更新:老旧小区改造、地下综合管廊、海绵城市,每平方米新增水泥用量30-50kg。 - 乡村振兴:农村道路硬化率目前仅65%,未来五年仍有20万公里待建。 **结论:总量峰值尚未到来,但增速放缓至1-2%。** ---双碳目标如何重塑供给格局?
**“产能置换+错峰生产”成为硬约束。** 1. 置换新规:2024年起,新建产线必须1.5:1减量置换,**实际净新增熟料产能趋近于零**。 2. 超低排放:京津冀、长三角、汾渭平原要求2025年前颗粒物≤10mg/m³,**约30%中小企业面临技改或退出**。 3. 绿电比例:海螺、红狮等龙头已锁定光伏直供电协议,**吨熟料电力成本有望下降8-12元**。 ---水泥价格还会上涨吗?核心变量拆解
**成本端:煤炭仍是定价锚。** - 动力煤长协价若维持在700-800元/吨,**熟料完全成本约260-280元/吨**。 - 替代燃料(SRF)掺烧比例每提升10%,可抵消煤价上涨50元的影响,**目前头部企业掺烧率已达15-20%**。 **需求端:地产拖累VS基建对冲。** - 2024年地产新开工面积预计下滑8%,**但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至6%以上**,形成对冲。 - **区域价差扩大**:新疆、西藏因运输半径大,P.O 散装到位价可高于华东80-100元/吨。 **政策端:错峰生产天数或再延长。** - 泛东北、泛华北采暖季错峰已由120天延长至150天,**局部熟料库容比降至40%以下**,价格弹性显著增强。 ---技术革命:低碳水泥的产业化路径
**三条技术路线赛跑:** - **硫铝酸盐水泥**:碳排放较硅酸盐水泥降低30%,已用于冬奥会速干赛道,**售价高200元/吨仍供不应求**。 - **CCUS全氧燃烧**:华新阳新工厂示范项目可将吨熟料碳排放降至350kg,**欧盟CBAM豁免预期带来溢价空间**。 - **碳化养护混凝土**:将CO₂封存于预制品中,每立方吸收20-30kg,**万科、碧桂园已启动试点采购**。 ---出海战略:下一个十年增长极
**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缺口巨大。** - 印尼、菲律宾水泥自给率仅70%,**中国企业海外熟料产能已突破4000万吨**。 - **本土化模式**:华新水泥在塔吉克斯坦实现矿山-水泥-商混-骨料一体化,**净利率高出国内10个百分点**。 - 风险点:东南亚新增产线集中释放可能导致2026年后竞争加剧,**需提前锁定石灰石资源**。 ---投资视角:如何挑选穿越周期的标的?
**三条硬指标筛选:** 1. **矿山自给率>80%**:锁定成本,如海螺水泥沿江万吨线石灰石运输半径<50km。 2. **骨料+商混收入占比>30%**:平滑水泥价格波动,上峰水泥骨料毛利率高达65%。 3. **绿电占比>25%**:享受碳交易收益,华润水泥2025年光伏装机规划1.5GW,**潜在CCER收益3-5亿元/年**。 ---尾声:水泥行业的“慢变量”与“快机会”
**慢变量**是双碳约束下的产能出清,**快机会**来自区域供需错配带来的价格脉冲。 当市场还在争论“水泥是否夕阳产业”时,**龙头早已通过产业链延伸和技术迭代打开二次成长曲线**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