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_陶瓷生意还能做吗

新网编辑 31 0

陶瓷生意当然还能做,但玩法已经彻底变了。过去靠低价跑量、靠外贸贴牌就能赚钱的时代正在远去,未来十年拼的是绿色智造、文化溢价、渠道重构三大核心能力。

陶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_陶瓷生意还能做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为什么陶瓷行业仍然值得投入?

先抛结论:全球建筑陶瓷市场规模仍保持3%—5%的年复合增速,2027年将突破4500亿美元;中国依然是最大生产国与消费国,但内部结构正在剧烈洗牌。

需求端:三大增量场景

  • 二次装修:中国城镇住宅存量超3.5亿套,进入8—10年翻新周期,二次装修占比已升至42%,对中高端瓷砖需求明显。
  • 装配式建筑:政策强制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比达30%,集成厨卫、整体卫浴需要大量标准化陶瓷部品。
  • 海外市场补库存:欧洲能源危机导致本土产能关停,西班牙、意大利进口商转向中国寻找高性价比替代。

传统模式的红利正在消失?

自问:过去“大窑炉+大批发”还能赚钱吗?
自答:单线日产3万平米以下的老旧产能,2024年起将被阶梯电价、碳排放交易逼停,行业集中度将从18%提升到35%。

成本结构被重塑

  1. 天然气价格:占生产成本30%,2023年均价同比上涨22%,迫使企业转向生物质能、氢能窑炉。
  2. 碳排放配额:广东试点市场碳价已突破90元/吨,一条年产500万㎡的抛釉线每年需额外支出450万元。
  3. 人工费用:喷墨打印、自动储坯系统普及后,用工密度从每万平米1.2人降至0.4人,但技术工人时薪上涨40%。

未来五年哪些赛道最赚钱?

功能化瓷砖:从装饰材料到空间解决方案

发热瓷砖、防滑抗菌砖、光触媒净化砖三大品类毛利率可达45%—55%,远超传统抛釉砖的18%—22%。
案例:佛山某品牌将石墨烯发热膜复合在10mm瓷底坯中,每平方米售价380元,2023年销量增长210%,主攻北方煤改电市场。

文化陶瓷:IP联名打开溢价空间

自问:年轻人会为一片瓷砖多付50%的钱吗?
自答:当瓷砖变成“可铺贴的潮流玩具”,溢价逻辑就成立了。
操作路径:

  • 与故宫文创、敦煌研究院合作开发国潮花色,限定款终端售价可达每平米699元。
  • 运用数码精雕工艺还原油画笔触,实现“一片瓷砖一幅画”,客单价提升3倍。


渠道重构:直播卖砖是否可行?

2023年抖音家装类目GMV突破1800亿元,瓷砖品类占比仅2.8%,但增速高达167%。真正跑通的是“短视频种草+本地仓到店体验”的混合模型。

陶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_陶瓷生意还能做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直播卖砖的三步闭环

  1. 内容场:用“暴力测试”视频展示防滑、耐磨性能,单条播放破百万即可获客2000+。
  2. 转化场:直播间挂“1元预约到店”链接,引导用户到200公里内线下体验仓。
  3. 交付场:与第三方安装平台合作,48小时内完成送装,破解“最后一公里”痛点。

中小厂商如何突围?

路径一:做细分场景的隐形冠军
专攻2cm厚户外石英砖,配套别墅庭院、商业景观,避开与东鹏、马可波罗的正面竞争。

路径二:共享智造
加入产业互联网平台,租用四川夹江、江西高安的智能窑炉产能,按单生产,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降至12天。


政策窗口期还有多久?

工信部《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》明确:
- 2025年前完成建筑陶瓷行业清洁能源替代
- 2028年起全面实施碳足迹标签制度
这意味着未来三年是升级窑炉、布局绿色认证的最后红利期,错过将被挡在欧美高端市场之外。


结语:把陶瓷重新想象成“空间芯片”

当瓷砖开始集成传感、发热、净化功能,当岩板变成可弯曲的家居饰面,这个行业就不再是“烧泥土”的传统制造业,而是空间智能化的关键入口
看懂这一层,就能明白陶瓷生意不是不能做,而是必须用科技和文化重新做一遍。

陶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_陶瓷生意还能做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