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达行业前景怎么样_2024年雷达市场增长点在哪

新网编辑 38 0

雷达行业现状:从军用走向民用的“第二增长曲线”

过去十年,雷达技术被牢牢贴上“军工”标签,**全球约70%的雷达产值来自国防预算**。然而,随着自动驾驶、智慧城市、低空经济的爆发,民用场景已贡献**25%以上的新增订单**。这一结构性变化让资本市场重新审视雷达赛道的估值模型:不再是单一军工周期,而是“军工稳健+民用弹性”的双轮驱动。

雷达行业前景怎么样_2024年雷达市场增长点在哪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024年雷达市场三大核心增长点

1. 车载毫米波雷达:L3以上自动驾驶的“标配”

**为什么车企突然扎堆4D成像雷达?** 传统3D毫米波只能输出距离、速度、方位角,而4D版本增加“俯仰角”维度,**点云密度提升10倍**,可直接识别静止车辆、高架桥墩等障碍物。2024年国内新车L3渗透率预计突破8%,带动毫米波雷达出货量**同比增45%**。

2. 低轨卫星雷达载荷:太空基建的“卖铲人”

**一颗低轨卫星需要几部雷达?** 以遥感星座为例,单星需搭载**SAR(合成孔径雷达)+雷达高度计+碰撞预警雷达**共3套系统。SpaceX星链二代卫星已验证雷达自主避障方案,国内“GW星座”计划发射1.3万颗卫星,按单星雷达价值200万元测算,**新增市场空间260亿元**。

3. 机场FOD雷达:被忽视的“小而美”赛道

**一块金属碎片能造成多大损失?** 2000年法航协和空难直接源于跑道碎片,全球每年FOD(外来物)事件超1.2万起。民航局新规要求**2025年前吞吐量千万级机场全部部署FOD雷达**,单价500万-800万元,**仅中国市场规模就达40亿元**。


技术路线之争:相控阵 vs FMCW vs 激光雷达

**哪种技术会最终胜出?** 答案取决于场景:

  • **相控阵雷达**:军工仍是基本盘,氮化镓(GaN)器件让T/R模块成本下降30%,**舰载有源相控阵已进入“白菜价”时代**;
  • **FMCW激光雷达**:虽被特斯拉“抛弃”,但在**雨雪雾霾天气下探测距离比激光雷达远3倍**,成为Robotaxi的冗余方案;
  • **激光雷达**:城市NOA场景精度更高,但1550nm波段成本居高不下,**2024年车规级激光雷达均价仍高于2000美元**。

产业链机会:从“卡脖子”到“国产平替”

上游:射频芯片的“突围战”

77GHz毫米波雷达MMIC长期被英飞凌、NXP垄断,**国内加特兰微电子2023年出货量突破200万颗**,其AiP封装方案将天线集成到芯片,**模组尺寸缩小40%**。

雷达行业前景怎么样_2024年雷达市场增长点在哪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中游:雷达整机厂的“场景分化”

军用领域**中国电科38所**垄断舰载雷达,民用市场则呈现“碎片化”:

  1. 车载赛道:**华为、森思泰克**占据前向雷达80%份额;
  2. 交通雷达:**宇视科技**的雷视一体机已覆盖200+高速路段;
  3. 工业雷达:**海康威视**的80GHz雷达在水泥筒仓料位检测中市占率第一。

下游:数据服务的“隐形金矿”

**雷达数据为什么比硬件更值钱?** 以气象雷达为例,单部X波段雷达每天产生50GB原始数据,**加工成分钟级降水预报产品后,售价可达硬件成本的5倍**。墨迹天气等企业已开始采购雷达数据训练AI模型。


政策变量:低空经济打开“天花板”

2024年1月实施的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明确要求**中大型无人机必须安装机载雷达**。按2025年国内eVTOL保有量10万架、单架雷达价值10万元测算,**新增市场100亿元**。


投资风险:警惕“技术代差”陷阱

**如何识别伪需求项目?** 关键看三点:

  • 是否解决**高频痛点**(如FOD雷达替代人工巡检);
  • 技术路线是否**与主流车企/主机厂同步**(避免押注淘汰的24GHz雷达);
  • 客户是否愿意**为数据服务持续付费**(而非一次性硬件采购)。

未来五年雷达行业的“非共识”机会

当多数资本聚焦车载雷达时,**两个冷门方向正在酝酿爆发**:

雷达行业前景怎么样_2024年雷达市场增长点在哪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1. **地下空间探测雷达**:城市老旧管网改造催生**探地雷达(GPR)需求**,2024年住建部已启动15个试点城市地下管线普查;
  2. **生物雷达**: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技术进入养老院,**中国60岁以上人口2.8亿,按10%渗透率计算,市场空间超200亿元**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