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天然气前景如何_未来十年供需格局解析

新网编辑 15 0
```html

中国天然气需求为何持续攀升?

三大引擎驱动:
- 工业“煤改气”:钢铁、玻璃、陶瓷等高耗能行业在环保考核压力下,天然气替代比例已超30%,且仍在上升。
- 发电调峰:风光装机爆发带来电网波动,燃气电厂启停灵活,2023年新增装机同比增42%。
- 居民消费升级:北方清洁取暖、南方分布式供暖同步推进,2025年城镇气化率有望突破75%。

中国天然气前景如何_未来十年供需格局解析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国内产量能否跟上需求?

资源禀赋与开采瓶颈并存:
- 常规气:四川盆地、鄂尔多斯盆地仍是主力,但单井产量递减快,稳产需持续打井。
- 页岩气:涪陵、威远区块技术可复制,可单井成本仍比北美高40%,经济性依赖补贴。
- 致密气、煤层气:山西、新疆探明储量可观,管道配套不足导致外输受限。

自问自答:2025年国产气能否突破2500亿方?
答:若页岩气补贴延续、长输管道加速,产量有望达2300-2400亿方,缺口仍需进口填补。


进口通道如何重塑供应安全?

四大通道格局:
- 西北:中亚管道ABC线,年输气550亿方,受地缘政治波动影响,冬季曾出现减供。
- 东北:中俄东线,设计年输380亿方,2025年满负荷后将成为最大单一进口源。
- 西南:中缅管道,年输120亿方,若缅甸局势不稳,存在中断风险。
- 海上LNG:2023年接收站总能力1.4亿吨,广东、江苏扩建后,2027年将超2亿吨。


价格机制改革走向何方?

双轨制并轨倒计时:
- 门站价:目前仍分居民与非居民,价差高达0.8元/方,2025年全面市场化后,居民端或阶梯上涨。
- 交易中心:上海、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现货交易量占比已超20%,未来将与期货联动。
- 储气库调峰价:现行政策允许上浮20%,实际执行中部分省份达50%,倒逼城燃自建储罐。


氢能会冲击天然气地位吗?

竞合关系而非替代:
- 灰氢阶段:95%氢气来自天然气重整,反而增加用气需求。
- 绿氢阶段:2030年后若电解水成本降至1.2元/Nm³,化工领域可能分流15%天然气需求。
- 管网混输:国家管网已开展10%氢气掺混试验,天然气基础设施可复用,降低氢能初期投资。

中国天然气前景如何_未来十年供需格局解析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投资热点藏在哪些环节?

产业链机会清单:
- 上游:页岩气服务商(压裂设备、水平井工具)订单2024年已排至2026年。
- 中游:LNG接收站窗口期开放,民营企业可参股浙江、福建新建项目。
- 下游:工业炉窑“气代煤”EPC项目IRR普遍超12%,但需锁定三年供气合同。
- 数字化:管道泄漏监测、储气库智慧注采系统,市场规模年增25%。


政策变量如何影响节奏?

关键政策窗口:
- 碳排放权交易:若发电行业纳入,燃气电厂较煤电溢价0.05-0.08元/度,经济性凸显。
- 进口环节增值税:现行9%税率若下调至6%,LNG现货到岸成本可降30美元/吨。
- 非常规气补贴:页岩气0.3元/方补贴原定2025年退坡,延期与否将决定钻井活跃度。


普通人如何参与天然气红利?

三条现实路径:
- 股票:关注拥有页岩气区块的民营上市公司,其单井EUR(最终可采储量)高于行业均值20%以上。
- 基金:能源基建REITs中,深圳某LNG接收站项目2023年分红率达6.8%,高于国债收益。
- 区域燃气特许权:三四线城市仍有空白市场,并购估值仅8-10倍PE,但需核查政府补贴历史。

```
中国天然气前景如何_未来十年供需格局解析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