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大家突然又关心健身俱乐部?
疫情三年后,人们把“免疫力”写进年度目标,**健身俱乐部重新排队预约**。但投资人更焦虑:租金涨、教练跳槽、线上课分流,这门老生意还能不能跑出利润?

健身俱乐部未来五年还能赚钱吗?
能,但赚钱逻辑变了。过去靠年卡现金流,**未来靠“健康解决方案”溢价**。简单说,谁把会员健康数据变成持续服务,谁就拿到下一波红利。
---2024年健身行业趋势:从“卖卡”到“卖结果”
1. 数据化健康管家成为标配
俱乐部开始标配**InBody970**、**Apple GymKit**接口,会员进门先扫体脂,AI生成周期训练+饮食方案。 **关键动作**: - 把体测报告同步到会员小程序 - 教练按数据调整课程,按效果付费 - 每月健康报告自动推送给企业团单HR,续费率提升27%
---2. 微型私教工作室逆袭大型连锁
租金高的大店坪效下滑,**200㎡社区私教店**用“一对一+小团课”模型跑出45%毛利率。 **他们怎么做到的?** - 砍掉前台、淋浴,把成本让给教练分成 - 会员按次预约,不推销年卡 - 用企业微信社群做续费,单店月销课300节即可盈亏平衡
---3. 企业健康管理外包成新B端入口
互联网公司把员工健康预算外包给俱乐部,**团单年人均预算涨到3500元**。 俱乐部提供: - 每周上门拉伸课 - 季度体测排名+健康讲座 - 年度体检异常指标改善率报告 **案例**:上海某连锁用此方案签下字节跳动华东三栋办公楼,一年新增1200万营收。
---投资人最担心的三个问题,逐一拆解
Q1:线上健身会不会彻底取代线下?
不会。**Keep月活3000万,但付费率不足3%**,用户缺的是监督。线下俱乐部把“不来就扣课时”做成游戏化惩罚,到课率反而比纯线上高4倍。

Q2:教练流失带走会员怎么办?
用**“教练合伙人”制度**锁人: - 教练可投资单店5%股权,分红与会员留存挂钩 - 总部提供客源、供应链,教练专注上课 - 北京一家试点门店教练年流失率从60%降到12%
---Q3:政策对预收款监管越来越严,现金流怎么补?
把年卡拆成**“健康订阅”**: - 每月自动扣费299元,含4次私教+无限团课 - 绑定支付宝“先享后付”,降低用户决策门槛 - 深圳某品牌用此模式,预收款占比从80%降到35%,现金流更健康
---2024年想入场,必须算清的三笔账
- **获客成本**:抖音本地生活团购客单价99元,到店转化率18%,单客获客成本≈55元。
- **人效天花板**:一个教练月最大服务课时120节,按分成40%计算,单教练月产出上限4.8万。
- **坪效临界点**:社区店租金3.5元/㎡/天,200㎡月租2.1万,需月销课280节才能覆盖。
给从业者的三条实操建议
1. 立刻把会员数据变成资产 用企业微信标签记录会员“腰椎问题”“备孕中”等需求,系统自动推送对应课程,私教转化率提升2倍。
2. 把团课变成“社交货币” 周五晚“暴汗DJ单车”课,会员打卡发朋友圈送蛋白饮,单节课带来3个新客。
3. 提前布局“银发市场” 60岁以上会员增速是30岁的3倍,开设“防跌倒平衡课”,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,成都已有俱乐部月营收破50万。

尾声:健身俱乐部正在变成“健康4S店”
过去卖的是器械使用权,**未来卖的是“身体年检+保养套餐”**。谁能把会员的健康焦虑转化为长期信任,谁就拥有未来五年的定价权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