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金融报告2016解读_监管趋势与投资机会

新网编辑 12 0
```html

这份报告到底讲了什么?

《互联网金融报告2016》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,联合银监会、证监会、保监会共同发布,全文近四万字,首次将“互联网金融”纳入国家金融统计口径。报告把行业拆成六大板块:第三方支付、网络借贷、股权众筹、互联网基金、互联网保险、消费金融,并给出“鼓励创新、适度监管、分类施策、底线思维”十六字方针。

互联网金融报告2016解读_监管趋势与投资机会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监管趋势:从放任到穿透式管理

1. 牌照门槛为何突然提高?

2015年e租宝、泛亚事件集中爆发,涉案金额超900亿元,监管层意识到“先发展后规范”已不可持续。报告提出“牌照+备案”双轨制:支付机构必须持有《支付业务许可证》,P2P平台需在地方金融办备案并接入银行存管。截至2016年底,全国仅267家P2P平台完成存管,占运营总数的11%。

2. 资金存管为何指定银行?

报告用数据说话:2014-2015年,42%的跑路平台把客户资金直接划入法人个人账户。银行存管的核心是“分账管理+流水留痕”,防止平台形成资金池。但银行也提出苛刻条件: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、坏账率低于5%、技术系统通过等保三级测评,中小平台被迫出局。

3. 信息披露要求有多细?

报告附录给出模板,要求平台披露借款人姓名脱敏处理后的身份证号前六位、借款用途、还款来源、抵押物估值报告。股权众筹平台还需披露领投人跟投比例、项目方历次股权变更记录。2016年10月,京东众筹因未披露智能硬件项目专利纠纷被证监会约谈。


投资机会:藏在数据里的三大赛道

1. 消费金融:90后信用空白市场

报告显示,18-28岁人群信用卡持卡率仅27%,但手机分期渗透率已达43%。趣店、分期乐等平台通过“电商场景+风控模型”切入,坏账率控制在2.3%(银行信用卡为1.8%)。关键变量:芝麻分650以上用户违约率下降60%,但央行征信覆盖率不足30%。

2. 农村金融:万亿级供需缺口

农村网民规模1.95亿,其中72%从未获得过正规信贷。报告测算,农业生产性资金缺口每年超3万亿。阿里“旺农贷”用土地经营权抵押+卫星遥感监测作物长势,单笔贷款成本从2000元降至78元。风险点:自然灾害保险覆盖率仅15%,需引入天气衍生品对冲。

互联网金融报告2016解读_监管趋势与投资机会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. 智能投顾:监管沙盒试验田

证监会2016年批复**“基金投顾试点”**,允许持牌机构用算法替代人工推荐。报告披露,先锋领航的试点组合年化波动率比散户自主投资低41%,但需满足“算法可解释性”要求——每个调仓建议必须输出风险收益归因分析。目前瓶颈在于A股缺乏足够长的ETF历史数据。


普通人如何避坑?报告给出的实操清单

  • 查牌照:登录央行官网“政务公开-行政审批”栏目,输入平台名称核查许可证编号
  • 看存管:在平台APP点击“我的-资金存管”,应跳转至银行二级域名页面(如*.icbc.com.cn)
  • 算利率:报告提示,P2P综合年化超过15%的项目,违约概率呈指数级上升
  • 读审计:重点查看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“专项审计报告”中“资金流水与业务数据一致性”章节

未来三年演变:报告预测的三个临界点

2017年Q2:首批网贷备案名单公布,预计80%平台被淘汰
2018年:网联清算平台全面接管第三方支付,直连银行模式终结
2019年:个人征信牌照放开,芝麻信用、腾讯征信、前海征信三足鼎立

报告最后一页用红框标注:“所有金融创新,最终都要回答如何服务实体经济”。这句话在2016年显得空泛,但放到今天回看,正是后续现金贷整顿、金交所清退、平台经济反垄断的伏笔。

```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