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广告预算到底该怎么分?
先给出结论:品牌主会把六成预算投向效果可量化的渠道,三成留给高信任度内容场景,剩下一成做实验田。 这个比例来自对全球两百位CMO的匿名问卷,与2023年相比,实验田预算被砍掉一半,说明市场更谨慎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流量红利真的结束了吗?
不是结束,而是从“抢增量”变成“挖存量”。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3年全网月活仅增长,但人均使用时长却增加了分钟。这意味着:
- 注意力更贵:CPM同比上涨,头部媒体溢价明显。
- 场景更碎:用户同时打开3个以上App的时段占比达。
- 内容更深:完播率超过的长视频广告,转化率比普通贴片高。
AI投放工具会不会取代优化师?
不会取代,但会让“人机协作”成为标配。实测发现:
- AI生成的创意在前三天跑量更快,可第七天衰减率达;
- 人工微调后的素材生命周期延长;
- 混合模式下,CPA降低,ROAS提升。
所以2024年的岗位需求关键词是:提示词工程师、数据叙事师、合规审核官。
私域广告会不会卷土重来?
会,但形态不再是微信群轰炸,而是“内容+社群+小程序”三位一体。典型案例:某母婴品牌通过企业微信沉淀万宝妈,用AI客服做分层触达,复购率提升。关键动作拆解:
- 内容钩子:每周三发布“辅食红黑榜”短视频,完播率;
- 社群剧本:营养师人设号每天发三条朋友圈,点赞率稳定;
- 小程序闭环:下单页嵌入“同龄宝妈都在买”组件,转化率提升。
线下屏幕还有价值吗?
当线上CPM涨到天花板,电梯屏和影院贴片反而成了价值洼地。分众传媒Q3财报显示,快消客户占比回升至,证明“最后十秒”的强制触达依然有效。2024年升级点在于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动态素材:根据天气实时切换羽绒服或防晒霜广告;
- 扫码互动:影院贴片加入AR彩蛋,扫码率可达;
- 数据回流:通过设备MAC地址匹配到手机ID,实现曝光归因。
品牌安全如何不踩雷?
2023年某国际美妆因广告出现在争议视频前,股价单日蒸发亿。2024年解决方案是:“投放前三级审核+投放中实时屏蔽+投放后舆情熔断”。
- 关键词库:从通用敏感词升级到行业专属黑话,例如“平替”对奢侈品就是高危词;
- 语义识别:用BERT模型识别反讽内容,误杀率低于;
- 熔断阈值:当品牌负面声量增长时,系统自动暂停该媒体投放。
小预算品牌如何突围?
把一块钱掰成三瓣花:蹭热点+造人设+赌爆款。
- 热点日历法:提前两个月锁定“世界流浪动物日”,用元预算做公益联名,获得亿次自然曝光;
- 人设三板斧:创始人IP(每周讲创业故事)、产品经理IP(拆竞品)、用户IP(UGC征集);
- 爆款赛马制:同时上线条短视频,用元做冷启动测试,ROI超过的立即追加投放。
2024年必须盯紧的三个指标
别再只盯着CTR和CPC,“注意力份额”“情绪占比”“搜索助攻率”才是新战场。
- 注意力份额:你的广告在目标人群总观看时长中的占比,用秒级监测;
- 情绪占比:评论区正面情绪词占比超过时,转化率提升;
- 搜索助攻率:用户看完广告后小时内搜索品牌词的比率,直接反映心智占领度。
最后的思考题
如果2024年只能做一件事,你会选择:升级AI工具?深耕私域?还是all in线下屏? 把答案写进明年的OKR里,因为广告行业永远奖励那些提前半步的人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