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互联网医疗目标市场到底有哪些?
在回答“互联网医疗目标市场有哪些”之前,先厘清一个误区:互联网医疗≠线上问诊。它至少涵盖在线问诊、医药电商、慢病管理、数字疗法、远程影像、保险科技六大细分赛道。每个赛道的目标人群、支付意愿、合规门槛都不一样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1. 按疾病类型拆分市场
- 慢病人群:糖尿病、高血压、COPD患者,年人均线上支出可达1200元,复购率>60%。
- 皮肤性病:隐私需求强,客单价虽低(平均80元/次),但夜间咨询量占全天45%。
- 儿科轻症:父母决策快,愿意为“三甲儿科医生30秒响应”溢价50%。
2. 按支付方拆分市场
支付方 | 核心诉求 | 典型场景 |
---|---|---|
个人自费 | 快速、隐私、性价比 | 深夜线上开药 |
商业保险 | 控费、数据闭环 | 术后随访数字化 |
医保统筹 | 合规、合理用药 | 远程复诊纳入医保 |
3. 按地域层级拆分市场
一线城市渗透率已超25%,但增速放缓;三四线城市增速高达40%,却面临医生供给不足。一个冷知识:甘肃某县医院通过远程影像云平台,日均读片量反超省会三甲。
二、互联网医疗用户画像怎么做?
“互联网医疗用户画像怎么做”不是简单贴标签,而是把行为数据、交易数据、临床数据三层融合。下面给出可直接落地的五步框架。
1. 数据层:先问“有什么”,再问“缺什么”
- 行为数据:APP启动频次、页面停留、搜索关键词。
- 交易数据:客单价、优惠券敏感度、退货率。
- 临床数据:诊断编码、用药依从性、实验室指标。
多数平台卡在临床数据,解决方法是与医院共建“数据沙箱”,原始数据不出院,只输出脱敏特征。
2. 标签层:从静态到动态
维度 | 静态标签示例 | 动态标签示例 |
---|---|---|
人口学 | 35岁、女性、上海 | 近30天夜间咨询增加300% |
疾病 | 2型糖尿病确诊5年 | 本周空腹血糖>8mmol/L两次 |
支付 | 医保用户 | 连续3个月自费购药超500元 |
3. 场景层:把标签翻译成需求
举例:当系统识别到“2型糖尿病+近7天未上传血糖+自费购药超支”三个动态标签同时触发,即可推送“医保支付+营养师1对1”组合包,转化率提升2.7倍。
4. 工具层:推荐三款轻量级画像工具
- Mixpanel:事件分析灵活,适合追踪“搜索-问诊-支付”漏斗。
- StarRocks:实时OLAP,可秒级跑出“近1小时北京用户下单量”。
- 腾讯医疗云画像模板:内置ICD-10与药品ATC编码,减少清洗工作量。
5. 合规层:画像不能踩的三条红线
- 不可识别:删除姓名、身份证、手机号。
- 不可推断:禁止将“HIV检测”标签用于营销。
- 不可跨域:问诊数据不得用于保险核保,除非用户二次授权。
三、实战案例:从0到1搭建糖尿病画像体系
某数字疗法公司用6周跑通MVP,步骤如下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第1周:锁定数据源
与三家社区医院签署数据使用协议,拿到2.3万条糖尿病患者近半年检验记录。
第2-3周:清洗+建模
用LightGBM训练“血糖失控风险”模型,AUC=0.81,特征重要性Top3:
- 近7天未上传血糖次数
- 糖化血红蛋白>8.5%
- 夜间问诊频次>3次/周
第4-5周:AB测试
将人群分为“高、中、低”风险三组,推送不同干预方案:
风险等级 | 干预方案 | 30天血糖达标率 |
---|---|---|
高 | 医生电话+动态血糖仪 | 62% |
中 | AI营养师+优惠券 | 48% |
低 | 社群打卡 | 39% |
第6周:迭代
发现“低”风险组中,45岁以上女性达标率反而最高,于是新增“中年女性守护计划”,次月留存率提升18%。
四、未来两年值得押注的三个细分画像
- “银发极客”:60-70岁、使用智能手机超过3年、月均可支配收入>5000元,愿意为远程心电监测付费。
- “职场焦虑族”:25-35岁、互联网从业者、失眠合并胃肠道症状,夜间咨询占比高达55%。
- “宝妈科学派”:孩子0-3岁、小红书深度用户、对循证医学内容信任度高,愿为儿科会员年卡一次性支付699元。
把市场拆得足够细,把画像做得足够深,才能在合规前提下,让每一次推送都变成用户的“及时雨”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