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现状:流量见顶与结构性机会并存
**流量红利真的消失了吗?** 并没有完全消失,而是转移了。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已突破12.24亿,增速降至2.4%,但**短视频、即时零售、AIGC应用**三大场景仍保持两位数增长。传统电商DAU下滑的同时,**微信视频号、抖音团购、小红书买手电商**正在以“内容+交易”模式重构人货场。 ---技术变量:AIGC如何重塑生产关系?
**大模型是噱头还是生产力?** 从百度文心一言到阿里通义千问,再到字节豆包,2024年国内已备案的大模型超过200个。**真正跑通商业闭环的只有三类**: 1. **营销内容工业化**:用AI批量生成商品图、短视频脚本,成本降低70%; 2. **智能客服替代**:电商领域AI客服解决率已达65%,头部企业将人力成本压缩30%; 3. **代码生成提效**:腾讯IEG内部测试显示,AI辅助编程使游戏开发周期缩短18%。 **中小团队如何突围?** 避开通用大模型,聚焦**垂直场景微调**。例如某跨境电商SaaS,用GPT-4微调出小语种商品描述模型,转化率提升3倍。 ---资本动向:寒冬中的“结构性热钱”
**为什么SaaS和AI芯片仍被疯抢?** IT桔子数据显示,2023年Q3国内融资总额同比下降42%,但**AI基础设施、工业软件、跨境支付**三大赛道逆势增长。红杉中国的策略很典型:砍掉消费互联网项目,重仓**国产GPU、RISC-V架构、EDA工具**。 **二级市场的新逻辑**: - **港股18A生物科技**估值回调60%,但**商汤、第四范式**等AI概念股PE仍超80倍; - **北交所**成为中小AI企业新退出通道,2024年已有7家计算机视觉公司挂牌。 ---用户行为:Z世代的“反算法”浪潮
**年轻人开始逃离推荐系统了吗?** B站《2024Z世代消费报告》揭示了一个矛盾:70%用户抱怨“信息茧房”,但**日均使用时长仍增长12%**。关键变化在于**搜索权重回升**: - 小红书“搜索”入口GMV占比从2022年的19%飙升至2023年的39%; - 抖音测试“个性化搜索”功能,允许用户主动调教推荐标签。 **品牌如何应对?** **私域流量二次崛起**。完美日记的解法值得参考:用企业微信沉淀2000万会员,通过**AI外呼+社群剧本杀**实现复购率47%,远超行业均值。 ---全球化:中国互联网的“第三条路”
**TikTok之后还有新机会吗?** 不同于早期工具出海,2024年的关键词是**“技术+供应链”双输出**: - **拼多多TEMU**复制国内竞价模式,2023年GMV达180亿美元,核心壁垒是**江浙沪服装产业带48小时快速反应**; - **米哈游《原神》**用Unity引擎+中国美术产能,占据全球二次元游戏60%市场份额。 **新兴市场陷阱**:印度封禁中国APP后,**中东、拉美**成为新战场。但需注意**本地合规**:传音在非洲的成功,本质是**深度定制OS+线下售后网络**的重资产模式。 ---未来三年:必须关注的三大临界点
**1. 端侧AI的爆发** 高通骁龙8 Gen4将支持100亿参数大模型本地运行,**手机AI助手可能消灭80%的APP**。 **2. 数据要素市场化** 深圳已试点**数据交易所“合规沙盒”**,未来广告精准投放或需直接购买用户标签。 **3. 全真互联网的悖论** 苹果Vision Pro销量不及预期,但**AR眼镜+AI语音**的组合可能率先在**工业巡检、远程医疗**场景落地。 **创业者 checklist**: - 是否掌握**独家数据**(如医疗影像、跨境物流轨迹); - 技术栈是否兼容**国产芯片**(华为昇腾、寒武纪); - 商业模式能否扛住**地缘政治**(如TikTok剥离法案的潜在影响)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