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财险客户数有多少_如何查询最新数据

新网编辑 36 0

互联网财险客户数到底有多少?官方口径与第三方统计差异

银保监会每年发布的《保险业经营情况表》显示,截至2023年底,**互联网财险有效保单客户数约1.94亿**。这一数字仅统计持牌财险公司通过自营平台及合作渠道承保、且保单状态为“在保”的个人客户,不含团单、赠险及已退保用户。
第三方咨询机构艾瑞的测算口径更宽:把曾投保但已失效的用户也纳入,结果给出**2.7亿**的“历史累计”规模。两者差距接近40%,阅读报告时需先确认统计口径。

互联网财险客户数有多少_如何查询最新数据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--

为什么不同平台公布的客户数差距巨大?

1. 统计范围差异

  • **保单状态**:官方只算“在保”;第三方常把历史保单一并计入。
  • **渠道归属**:部分平台把兼业代理、场景险(如航空延误险)用户也算作“互联网客户”,而官方要求必须“全流程线上完成投保”。

2. 去重规则不同

官方数据以“身份证号”去重;第三方往往以“手机号+设备ID”去重,导致**同一用户被多次计数**。

---

如何自己查到最准确的互联网财险客户数?

步骤一:锁定官方披露渠道

  1. 进入银保监会官网 → 政务信息公开 → 保险业统计数据 → 年度《保险业经营情况表》。
  2. 检索关键词“互联网财产保险”,下载Excel附件,字段“期末有效保单客户数”即为官方口径。

步骤二:交叉验证行业协会数据

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每季度发布《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分析报告》,报告附录会给出**细分险种的客户数**,例如:
- 2023Q4车险客户数:4860万
- 2023Q4退货运费险客户数:1.12亿
把各险种加总后再去重,可得到更接近监管口径的数值。

---

客户数增长背后的三大推手

场景碎片化

外卖延误险、共享单车险、手机碎屏险等**微型险种**把保费降到1元以下,极大降低了首次投保门槛,2023年新增客户中有62%来自这些场景。

支付闭环

支付宝、微信把保险入口嵌入支付结果页,**“一键投保”**把决策时间压缩到5秒以内,带动客户数月均增速达7.8%。

数据风控

保险公司通过**设备指纹、行为埋点**识别欺诈用户,把综合赔付率从2019年的78%压降到2023年的63%,释放出的利润空间用于补贴新客户首单,形成正向循环。

互联网财险客户数有多少_如何查询最新数据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--

未来三年客户数还能翻一倍吗?

业内普遍给出**“谨慎乐观”**的判断:

  • **增量空间**:下沉市场互联网财险渗透率仅11%,对比一二线城市35%仍有差距。
  • **政策变量**:2024年《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办法》落地,可能抬升合规成本,中小公司获客预算收缩。
  • **技术拐点**:车载OBD、可穿戴设备普及后,UBI车险、健康险将带来**基于实时数据**的新客群,预计贡献3000万~5000万增量。
---

普通消费者如何借助客户数趋势做决策?

自问:客户数暴涨会不会导致服务体验下降?
自答:不会。**头部平台客户数占比已超60%**,但客服坐席增速同步达到55%,且AI客服解决率提升到82%,等待时长反而缩短。
自问:客户数多是否意味着产品同质化?
自答:恰恰相反。**客户基数越大,数据颗粒度越细**,保险公司越容易推出差异化定价,例如“熬夜险”“运动险”等小众产品。

---

写在最后:用数据思维看互联网财险

别再只看“客户数”这一单一指标。把它与**件均保费、续保率、投诉率**交叉分析,才能判断一家互联网财险公司是真增长还是烧钱换规模。下次看到“客户数破亿”的海报,先问一句:统计口径是什么?去重规则是什么?只要多问两步,就能避开90%的数据陷阱。

互联网财险客户数有多少_如何查询最新数据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