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“互联网+餐饮”?
“互联网+餐饮”并不是简单地把菜单搬到线上,而是用数字化技术重构餐厅从获客、点餐、支付到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。阿里巴巴通过支付宝、饿了么、口碑、钉钉、菜鸟等生态产品,把线下流量、线上流量、数据能力、物流能力打包成一个“工具箱”,让传统餐厅像搭积木一样按需取用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阿里巴巴到底给餐厅带来了哪些新能力?
1. 流量:从“等客来”到“找人去”
传统餐厅只能依赖门店自然客流,而阿里巴巴把饿了么、高德、支付宝首页、淘宝本地频道等亿级流量入口全部打通。
- 饿了么:外卖即时流量,覆盖半径从500米扩展到5公里。
- 高德地图:用户搜索“附近火锅”时,店铺直接出现在地图卡片。
- 支付宝首页“消费券”频道:平台补贴+商家让利,拉新成本降低。
2. 数据:从“拍脑袋”到“用算法”
餐厅最怕“今天爆满、明天冷清”。阿里巴巴把支付数据、外卖数据、会员数据、营销数据全部沉淀在“生意参谋餐饮版”。
- 实时查看:什么菜品卖得好、什么时段客流高。
- 预测备货:系统根据天气、节假日、周边活动自动给出采购建议。
- 精准营销:向“30天内未复购的会员”推送专属券,核销率提升。
3. 供应链:从“多手加价”到“源头直采”
通过阿里1688餐饮直采、菜鸟冷链、盒马村,餐厅可以:
- 减少中间商:蔬菜、肉类价格比批发市场低。
- 降低损耗:冷链车直接到店,保质期延长。
- 溯源安心:扫码就能看到菜品检测报告。
传统餐厅接入阿里巴巴需要几步?
第一步:选平台
先想清楚主要需求是外卖、堂食还是新零售。
- 外卖为主:直接入驻饿了么,开通“品牌馆”。
- 堂食为主:开通口碑“扫码点单”,减少排队。
- 新零售:把招牌菜做成半成品,上架天猫超市。
第二步:做数字化改造
硬件只需一台收银POS+一张二维码桌贴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POS:打通饿了么、口碑、支付宝,订单自动落单。
- 会员:顾客扫码即入会,手机号自动同步。
- 营销:后台设置“满100减20”,系统自动推送给附近3公里用户。
第三步:持续运营
每周打开生意参谋看三件事:
- 菜品:把销量倒数10%的SKU下架,换上新品。
- 时段:午餐空档推“一人食套餐”,晚餐推“多人拼桌”。
- 评价:差评30分钟内回复,系统会把店铺排名往前拉。
常见疑问解答
Q:小店没技术团队,能玩得转吗?
A:能。阿里巴巴提供“餐饮SaaS成长版”,从开店到营销全托管,客服7×16小时在线,操作像发朋友圈一样简单。
Q:平台抽佣会不会太高?
A:外卖平台平均抽佣,但通过阿里妈妈广告返点、会员复购、供应链降本,综合成本反而比纯线下低。
Q:数据会不会被平台“卡脖子”?
A:所有会员数据支持一键导出CSV,且可与自有CRM打通;支付宝小程序还能生成独立二维码,顾客扫码即沉淀到商家私域。
真实案例:杭州“弄堂里”如何三个月翻台率提升40%
背景:90年老杭州菜馆,只有120个座位,排队严重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接入口碑“扫码点单”,顾客入座自助下单,平均点餐时间从8分钟降到2分钟。
- 使用“先享后付”功能,顾客吃完直接走,支付宝自动扣款,翻台率提升。
- 通过生意参谋发现“西湖醋鱼”点击率高但复购低,原因是口味偏甜;调整后复购率提升。
- 饿了么上线“一人食套餐”,工作日午餐订单增长。
- 1688直采黑猪肉,成本下降,毛利提升。
结果:三个月内日均翻台从3.2次提升到4.5次,外卖占比从15%提升到35%,整体利润增长。
下一步:把餐厅变成“内容场”
当基础数字化完成后,餐厅可以借助淘宝直播、支付宝生活号、钉钉社群做内容:
- 淘宝直播:大厨现场教做招牌菜,观众点击购物车即可买半成品。
- 支付宝生活号:发布“今日限定菜”,粉丝到店报暗号享折扣。
- 钉钉社群:企业团餐客户直接在群里下单,系统自动生成采购单。
这样一来,餐厅不再只是吃饭的地方,而是品牌内容、社群互动、零售转化的综合场域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