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源互联网到底是什么?
它并不是简单地把电网连上网,而是把分布式能源、储能、负荷、交易、数据五要素放进同一个数字化生态里,让电像信息一样自由流动、即时定价、智能匹配。传统电网是“集中发、单向送”,能源互联网则是“多点发、双向互动、实时竞价”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商业模式全景图:谁在赚钱?怎么赚?
下面用“角色—抓手—收益”三步拆解,帮你一眼看懂。
1. 平台运营商:做“能源版淘宝”
- 抓手:搭建P2P电力交易平台,撮合屋顶光伏业主与隔壁充电桩。
- 收益:交易佣金、数据增值、金融利差。
- 案例:澳大利亚Power Ledger每笔收2%手续费,年GMV已破2亿度电。
2. 分布式资源聚合商:虚拟电厂“拼单”卖电
- 抓手:把千家万户的空调、储能、电动车聚合成可调负荷。
- 收益:参与调峰、调频、需求响应,赚取电网奖励+电价差。
- 亮点:德国Next Kraftwerke靠虚拟电厂年收入超5亿欧元。
3. 设备制造商:从卖硬件到卖“能源即服务”
- 抓手:光伏逆变器、储能柜、充电桩全部联网,按度电或次数收费。
- 收益:硬件租赁、运维订阅、性能保险。
- 趋势:阳光新能源推出“零首付装光伏,25年分成”模式,IRR可达12%。
4. 数据服务商:把电力数据炼成“原油”
- 抓手:负荷预测、碳排监测、设备健康诊断。
- 收益:SaaS订阅、精准广告、碳资产撮合。
- 数据:美国Uptake凭风机数据服务,单台年增收3万美元。
核心疑问:盈利模式如何跑通?
Q1:用户为什么愿意把屋顶光伏的电卖给邻居,而不是直接并网?
因为价格差。多数地区居民上网电价0.35元/度,而充电桩峰时电价1.2元/度。平台撮合价0.9元/度,业主多赚0.55元,邻居省0.3元,平台抽2%,三方共赢。
Q2:虚拟电厂怎么保证“拼单”后的电力质量?
靠边缘AI控制器毫秒级响应。控制器实时监测频率、电压,一旦偏差立即切负荷或放电,确保电网安全。德国50Hertz已验证,100MW虚拟电厂可替代同等容量火电机组。
Q3:重资产储能如何降低前期投入?
采用“储能银行”模式:金融机构购买电池,用户按调用次数付费。江苏某工业园项目显示,企业零投入即可获得削峰填谷,节省电费20%,金融机构IRR达9%。
落地路线图:从0到1的四步打法
- 选场景:优先高电价差、高光伏渗透率区域,如长三角、珠三角。
- 建平台:接入分布式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,打通支付、结算、征信。
- 做样板:先拿一个园区或社区跑通交易闭环,形成数据案例。
- 滚雪球:用真实收益吸引资本、用户、政策,快速复制。
风险与对策:别让蓝海变红海
- 政策波动:实时跟踪各省电力现货市场规则,提前设计“双轨”结算。
- 数据安全:采用区块链+多方安全计算,确保用户隐私。
- 技术迭代:硬件模块化、软件容器化,降低升级成本。
未来展望:能源互联网的下一张船票
当车网互动(V2G)、氢能交易、碳足迹NFT三大变量同时落地,平台将进化成“能源+碳+金融”超级入口。谁先掌握实时数据、可信交易、灵活资源三大核心能力,谁就拥有下一个十年的定价权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