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3月,吉林省通信管理局发布的《吉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》显示,全省网民规模已达2103万人,互联网普及率78.6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.8个百分点。这一数字背后,究竟隐藏着哪些区域差异、人群画像与未来趋势?下面用问答形式逐一拆解。

为什么吉林省普及率能跑赢全国?
答:核心在于“农村补位”+“银发触网”双轮驱动。
- 农村宽带补贴:2023年吉林省财政投入2.3亿元,为偏远村屯新建4G/5G基站2874个,行政村通光纤率从96%升至99.2%。
- 老年大学数字化课程:全省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班,60岁以上网民占比由2022年的12.4%跃升至19.7%。
长春、吉林、延边三地普及率差距有多大?
通过横向对比可见:
| 城市 | 网民规模(万人) | 普及率 | 主要增长场景 |
|---|---|---|---|
| 长春 | 658 | 84.3% | 直播电商、远程办公 |
| 吉林 | 312 | 79.1% | 冰雪旅游线上预订 |
| 延边 | 118 | 75.8% | 跨境电商、朝鲜语内容 |
延边虽然总量最小,但跨境电商卖家增速连续三年超35%,成为东北对俄、对韩小语种直播的重要节点。
5G用户渗透率为何低于东三省均值?
截至2024年4月,吉林省5G终端用户742万户,渗透率35.3%,低于辽宁的42.1%、黑龙江的38.7%。原因有三:
- 套餐价格敏感:省内人均月收入比辽宁低约800元,79元以上的5G套餐接受度有限。
- 基站密度不足:每万人拥有5G基站12.4个,低于全国平均的14.8个。
- 应用场景缺位:工业、医疗等B端示范案例不足,用户换机动力弱。
农村电商直播的“吉林模式”长什么样?
在通榆县,政府把废弃粮仓改造成“村播学院”,免费培训农民主播,三个月孵化出210名粉丝过万的账号,主打杂粮杂豆、黑猪肉等地标产品。2023年通榆农产品网络零售额9.4亿元,同比增长127%。

关键做法:
- 与抖音、快手签订“吉林优品”流量倾斜协议;
- 县邮政开通冷链专线,48小时内送达北上广深;
- 建立“质量追溯码”,扫码可查看土壤检测报告。
“数字鸿沟”还卡在哪些环节?
尽管整体普及率提升,但“最后一公里”仍有三道坎:
1. 设备门槛:农村仍有18.6%的家庭没有智能手机,主要因“不会用”和“怕花钱”。
2. 内容鸿沟:朝鲜族村落缺少朝鲜语政务App,老年群体办理医保、社保仍需线下排队。
3. 网络质量:长白山保护区、查干湖冬捕景区旺季出现“万人抢信号”,瞬时掉线率超30%。

2025年吉林省互联网普及率会破80%吗?
综合运营商建设节奏与政策力度,预计2025年底普及率可达81%—82%,增量主要来自:
- 700MHz 5G基站:广电与中国移动共建的700MHz频段将覆盖90%以上乡镇,降低农村5G门槛。
- “智慧养老”补贴:省民政厅计划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“千元智能机消费券”,预计带动新增用户45万。
- 卫星互联网试点:长光卫星与银河航天合作,在延边、白山等山区部署低轨卫星热点,解决地广人稀区域信号盲区。
企业如何抓住吉林互联网“下沉红利”?
想在这片黑土地上掘金,必须记住三条铁律:
1. 价格带下沉:主推500—1500元价位段手机,比旗舰机销量高3.2倍。
2. 方言内容:抖音吉林区域TOP50账号中,东北方言+朝鲜语双语占比38%,完播率提升22%。
3. 场景融合:把直播镜头搬进冰雪大世界、朝鲜族民俗村,沉浸式带货转化率可达12%,远高于普通直播间。
当“数字吉林”从口号变成2103万人的日常,这片老工业基地正在用网线、基站和直播间,把玉米、人参、滑雪教练一并推向云端。下一个爆发点,也许就藏在某个县城的粮仓直播间里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