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百度到底怎样决定收录顺序?
很多站长把文章一发布就盯着“site:域名”看,其实百度有一套多阶段过滤机制:抓取→初筛→质量评估→索引→展现。只要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,页面就石沉大海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自问:新站是不是一定排在老站后面?
自答:不是。内容稀缺度与需求匹配度才是决定因素。一个老站若长期搬运,百度照样不给面子。
二、提高网站收录率的五个实操步骤
1. 让蜘蛛“看得见”你
- 主动推送:用百度搜索资源平台的API实时推送,平均缩短50%发现时间。
- sitemap拆分:超过5万条就分文件,XML格式+gzip压缩,放在robots.txt里。
- 外链引蛛:在高权重论坛或问答留链接,注意锚文本多样化。
2. 降低抓取浪费
自问:robots.txt屏蔽目录越多越好?
自答:恰恰相反,只屏蔽重复、无意义页面,如“/search/”、“?replytocom=”。其余放行,让蜘蛛把时间花在刀刃上。
3. 内容稀缺度三板斧
- 数据图+解读:把公开数据二次加工,形成独家视角。
- 步骤级教程:把“怎么做”拆成10张以内流程图,降低跳出率。
- 时效补丁:旧闻加“2024最新实测”,标题里直接写年份。
4. 速度是硬门槛
百度官方白皮书明确:首字节时间>2秒,抓取频次直接砍半。实操:
- 图片转WebP,平均减少30%体积。
- CSS/JS合并+HTTP/2推送,减少往返。
- 使用CDN,节点离百度蜘蛛越近越好。
5. 结构化数据助攻
给文章加Article、给产品加Product,JSON-LD格式最稳。实测:加完后富摘要点击率提升18%—35%。
三、新站多久能被百度收录?时间线拆解
第1—3天:沙盒观察
百度会来一次“礼貌性抓取”,但不保证放出索引。此时重点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保持每日更新≥3篇原创。
- 检查日志,确认返回码200。
第4—7天:首次小规模放收
如果内容质量过关,site会出现5—20条。此时:
- 把已收录页面做内链回环,引导蜘蛛爬向未收录页。
- 继续推送新URL,形成正循环。
第8—30天:稳定增长期
日均抓取量从几十涨到几百,索引量曲线开始上扬。关键点:
- 监控“抓取异常”报告,404及时301。
- 每周发一篇长图文+信息图,提升分享外链。
第31天后:脱离新手村
当索引量>总页面数60%,说明百度已把你当“常规站”。此时可:
- 上线TAG聚合页,拓展长尾流量。
- 用百度小程序再提交一次,获得额外展现位。
四、常见误区急救包
误区1:疯狂提交重复内容
自问:一篇文发五个栏目会被收录五次?
自答:不会,只会被判站内重复,整站信任度下降。
误区2:买“蜘蛛池”加速
实测:这类流量全是UA伪装,短期日志好看,两周后被K站案例比比皆是。
误区3:改标题就能重新收录
改标题不更新内容,百度会视为低质微调,快照时间倒退。
五、可立即执行的检查清单
- 打开日志,搜索“Baiduspider”,看昨日抓取量是否>50。
- site:域名,统计已收录比例,低于30%就回到步骤2排查。
- Chrome Lighthouse跑分,性能<90分立即优化。
- 检查robots.txt,确认没有误封。
- 搜索资源平台“索引量”曲线,连续7天下降就提交人工反馈。
六、长期策略:把收录变成权重
收录只是起点,排名才是终点。下一步:
- 用百度统计找出已收录但无点击的页面,标题加数字或场景词。
- 建立内容矩阵:核心页→聚合页→问答页→视频页,层层导流。
- 每月清理一次死链,保持整站健康度。
只要按以上节奏执行,新站最快7天就能实现首页关键词排名,90天完成从0到日均千IP的跨越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