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“出海”成了必答题?
国内流量红利见顶,获客成本动辄数百元,**“不出海就出局”**成为共识。但出海不是简单复制国内模式,而是重新创业。核心矛盾在于:资源有限,市场无限,如何取舍?

自问自答:到底要不要出海?
如果满足以下三点,立刻行动:
1. 国内业务增速连续两季低于行业均值;
2. 产品具备**跨文化通用性**(如工具、游戏);
3. 账上现金能烧18个月。
二、海外市场怎么选?先算“三率”
用**渗透率、付费率、合规率**快速筛选:
- 渗透率:当地用户对中国产品接受度。东南亚>拉美>中东>欧美;
- 付费率:中东游戏ARPPU达$270,远超东南亚$45;
- 合规率:印度数据本地化、欧盟GDPR,合规成本可能吞噬30%利润。
案例:某短视频的“避坑路线”
先攻渗透率高的越南做MVP,用本地KOL降低文化折扣;再转战付费率高的沙特,通过**“家族PK”玩法**刺激打赏;最后才啃合规严格的德国,提前两年布局数据中心。
---三、本地化不是翻译,是“文化手术”
三个致命细节:
- 颜色禁忌:马来西亚绿色代表宗教,电商主色调慎用;
- 支付习惯:巴西Boleto分期付款占比60%,必须接入;
- 社交裂变:印尼WhatsApp群比Facebook传播效率高5倍。
自问自答:如何验证本地化成功?
看次日留存是否达到国内版本的80%,若低于60%立即回炉。

四、冷启动三板斧:空投、地推、抱大腿
空投:Web3项目惯用,但非币圈也可借鉴。某工具App在尼日利亚空投1GB流量包,获客成本仅$0.3;
地推:在墨西哥城地铁口摆摊,扫码送Taco,单日新增破万;
抱大腿:与本地电信运营商预装合作,需让渡15%收入,但换来30%自然量。
五、合规深水区:数据、内容、税务
数据跨境:俄罗斯要求数据留境,违规罚款可达年营收1%;
内容审核:土耳其要求社交媒体48小时内响应删帖请求,需雇佣本地审核团队;
税务架构:通过新加坡控股公司+香港运营公司,可降低10%税负。
自问自答:遇到政策突变怎么办?
建立“红线预警”机制:订阅当地律所日报,政策变动24小时内启动Plan B(如印度封禁时,某公司将用户导流到网页版)。
---六、组织进化:从“中国总部遥控”到“海外闭环”
三个阶段:
1. 远征军:派敢死队驻扎,目标6个月跑通PMF;
2. 殖民地:本地CEO掌权,总部只把控预算;
3. 联邦制:区域总部拥有产品迭代权,如Shopee巴西可自主上线直播功能。
七、终局:成为“全球化原生公司”
未来竞争不在“中国经验输出”,而在**“全球资源调度”**。Shein的供应链在中国、设计在洛杉矶、数据分析师在印度、客服在菲律宾——这才是下一代互联网公司的终极形态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