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广告企业前景如何_2024年还能赚钱吗

新网编辑 11 0

2024年还能赚钱,但赚钱逻辑已变。流量红利见顶、隐私政策收紧、AI工具普及,三大变量让“躺赚”时代终结,精细化运营与多元变现成为新门槛。

互联网广告企业前景如何_2024年还能赚钱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、为什么有人唱衰?三大焦虑拆解

1. 流量成本飙升,中小玩家被挤出?
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3年主流平台CPM均值同比上涨27%。**但成本上升≠无利可图**,关键在于选品与投放模型的迭代速度。例如,某跨境DTC品牌通过TikTok Shop+达人分销,把CAC压到Google Ads的1/3。

2. 隐私政策扼杀精准投放?

iOS ATT框架让IDFA获取率跌破35%,看似精准度腰斩,实则**倒逼企业转向一方数据+上下文定向**。以SHEIN为例,其自建CDP整合站内浏览、邮件、APP行为,再反哺Look-alike人群,ROAS反而提升18%。

3. AI生成内容泛滥,用户审美疲劳?

ChatGPT日活破亿,批量产出“套路文案”确实拉低点击率。**但AI同时降低了测试门槛**:某工具类APP用AI生成200套素材,48小时完成A/B,胜出者CTR高出人工组42%。


二、2024年真正在涨的赛道

1. 零售媒体网络(RMN)爆发

  • **亚马逊广告营收2023年达469亿美元**,增速碾压Meta;
  • 国内美团、京东、饿了么先后开放站外流量采买,CPM仅为抖音的60%;
  • 品牌方视角:把“成交场”当“种草场”,缩短转化路径。

2. 生成式AI的“人机协同”岗位

广告优化师不会被取代,但**“提示词工程师”**成为新工种。月薪30K的JD要求:能用Midjourney控制品牌色值偏差≤3%,用Python批量跑素材疲劳度预警。

3. 线下屏联网的二次红利

分众、新潮2023年点位增长放缓,但**“电梯屏+小程序”**组合让本地商家ROI可视化。某连锁奶茶店通过LBS圈定写字楼3公里,扫码领券核销率28%,远高于线上团购。

互联网广告企业前景如何_2024年还能赚钱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三、中小团队如何低成本切入?

1. 选品:避开“三高”类目

高客单、高退货率、高资质门槛(如保健品)让现金流脆弱。**转向“情绪价值”轻决策品**:解压玩具、宠物智能穿戴、露营小配件,客单价50-150元最易跑量。

2. 流量:用“反漏斗”模型

传统AIDA是漏斗越筛越小,**反漏斗先抓“超级用户”**:在Reddit、豆瓣小组挖100个铁杆粉丝,让他们参与产品迭代,再扩散到TikTok挑战赛。某独立站用此方法3个月做到月销10万美金。

3. 技术:把AI当“实习生”

无需自建大模型,**用现有SaaS拼积木**:

  • 文案:Copy.ai生成50条→人工筛10条→Grammarly润色;
  • 视频:Runway自动抠像→CapCut模板→人工加字幕;
  • 投放:Relevancy工具实时监测素材衰退,自动降权。

四、政策与合规:提前卡位的三个动作

1. 数据出境评估前置

2024年《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》细化豁免场景,**年处理100万人以下个人信息可免申报**。跨境卖家需把服务器迁回国内,用腾讯云“数据保险箱”做加密传输。

2. 广告标识“一键显形”

抖音已内测“广告”标签放大200%,**软广未标直接限流**。KOL合作需在脚本前三秒口播“广告”,否则星图扣50%保证金。

3. 生成式AI内容备案

网信办要求AI合成内容需添加隐式水印,**用开源工具如Stable Signature可批量嵌入**。未备案的素材一旦被举报,平台下架且账户扣信用分。


五、未来三年:谁能活到2030?

答案藏在“**数据主权+场景闭环**”八个字里。

平台方:掌握支付、物流、履约的“超级应用”将吸走80%预算,类似微信生态的广告加载率仍有3倍空间。

品牌方:自建DTC官网+会员体系,把广告费变成“可复用的用户资产”。Patagonia用环保积分换折扣,复购率高出行业均值2.7倍。

服务商:从“代投”转型“代运营”,按GMV分润。杭州某代运营公司砍掉所有纯投放团队,转型TikTok直播代播,利润率从8%涨到35%。


互联网广告从未消失,只是换了门槛。2024年,**会写提示词的人淘汰只会调出价的人,懂数据闭环的人淘汰只会买流量的人**。早一步把“广告支出”转成“用户资产”,就能在下一次洗牌时活下来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