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经济的下一个十年,到底会发生什么?
**答:平台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三大主线将重塑商业版图,个人机会藏在“数据资产”与“场景创新”之中。** ---为什么平台化仍在加速?
**1. 超级App继续吞噬细分赛道** - 微信、抖音、支付宝不再满足于社交、内容、支付,而是把触角伸向本地生活、招聘、房产、健康。 - **中小创业者怎么办?** 把产品做成可被平台调用的“小程序”或“插件”,与其对抗不如寄生。 **2. 去中心化平台的崛起** - 区块链+DAO(去中心化自治组织)让“公司”概念被弱化,**贡献即股权**成为新分配规则。 - **普通人如何参与?** 先加入一个DAO做任务赚Token,再逐步成为治理节点。 ---智能化会把哪些岗位推向边缘?
**1. 重复性脑力劳动最先被替代** - 客服、初级法务、会计、基础编程,GPT-4级别的模型已能完成80%工作。 - **哪些能力反而更值钱?** 提问能力、跨学科整合、复杂决策。 **2. AI原生公司正在诞生** - 传统SaaS需要200人团队,AI原生公司只需20人,**人效提升10倍**。 - **创业切口在哪?** 把行业Know-How封装成Prompt,做垂直AI工具而非通用大模型。 ---绿色化只是口号吗?
**1. 碳账户将像信用分一样普及** - 阿里、腾讯已内测“个人碳账本”,未来点外卖选环保餐具可积累碳积分换红包。 - **商家如何借势?** 把减碳行为设计成游戏化任务,提升复购率。 **2. 绿色供应链成为出海硬门槛** - 欧盟CBAM碳关税2026年全面执行,**每出口一吨钢铁需额外支付约80欧元**。 - **工厂如何自救?** 用IoT设备实时监测能耗,把数据上链拿绿色金融低息贷款。 ---数据资产化:普通人的第一桶金?
**1. 数据确权立法已进入倒计时** - 《数据二十条》明确“三权分置”:数据资源持有权、加工使用权、产品经营权。 - **如何变现?** - 把健康手环数据卖给保险公司做风控模型,单条数据约0.3-1.2元。 - 在众包平台训练AI,上传人脸/语音数据,日赚50-200元。 **2. 数据信托成为新中介** - 类似银行理财,把数据托管给持牌机构,收益按7:2:1分成(个人/信托/平台)。 - **风险点?** 选择有国资背景的信托,避免数据被二次贩卖。 ---场景创新的三大洼地
**1. 银发经济×短视频** - 60岁以上网民已超1.5亿,但针对他们的内容供给不足1%。 - **怎么做?** 用方言+大字幕做养生科普,挂小黄车卖定制低糖食品,**单账号月GMV可破百万**。 **2. 下沉市场×即时零售** - 县域外卖订单年增120%,但本地商家数字化率不足20%。 - **套利空间?** 帮小超市上线美团闪购,抽佣15%,三个月回本。 **3. 数字游民×跨境服务** - 全球3500万数字游民,需要虚拟公司注册、全球报税、远程医疗。 - **如何切入?** 在巴厘岛/清迈设立服务站,打包“公司注册+银行账户+保险”,客单价2000美元。 ---普通人三步上车法
**第一步:用AI把自己变成“超级个体”** - 每天花30分钟让ChatGPT生成行业报告,发到小红书做“信息差”账号,三个月涨粉1万。 **第二步:把技能封装成数字产品** - 设计师用Midjourney做100套电商海报模板,上架Gumroad,定价29美元,**被动月入3000美元**。 **第三步:加入一个全球化DAO** - 在JokeDAO参与“Web3营销提案”投票,每次投票赚50USDC,同时积累链上声誉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