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金融理财规模有多大_2024年还能投吗

新网编辑 14 0

2024年还能投,但得先看清规模、结构与风险。下面用问答式拆解,帮你快速抓住重点。

互联网金融理财规模有多大_2024年还能投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024年最新规模到底有多大?

央行、银保监会、第三方智库给出的口径略有差异,综合后大致如下:

  • 全市场存量余额:约18.7万亿元(含银行系理财子公司、持牌消费金融、互联网基金、保险资管计划)
  • 互联网渠道占比:约42%,其中支付宝、理财通、度小满三家合计占互联网渠道的七成
  • 月度增速:2.1%,较2023年同期的3.4%明显放缓,监管趋严是主因

一句话:盘子仍在变大,但“踩油门”的力度小了。


规模增速放缓,钱去哪了?

很多用户问:增速下降是不是意味着资金撤离?

答案是否定的。资金只是在内部腾挪

  1. 货基→短债:7日年化跌破1.8%,用户把零钱搬去30天期短债,规模增加2600亿元
  2. 固收→量化指增: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“固收+量化”组合,半年吸金1200亿元
  3. 境内→跨境:QDII额度放宽,美元货基规模翻倍至900亿元

所以,不是市场没钱,而是风险偏好重新分层

互联网金融理财规模有多大_2024年还能投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监管新规如何影响规模天花板?

2024年4月起实施的《互联网理财销售管理办法》把“天花板”钉得更低:

  • 单只产品单日申购上限:个人100万元,防止大额资金快进快出
  • 风险等级匹配:R3以上需双录,视频见证压缩了高风险产品销售空间
  • 平台备付金比例:2%→2.5%,平台运营成本抬升,中小机构退出加速

业内测算,新规或让互联网理财年增速再降0.8个百分点,但换来的是系统性风险下降。


2024年还能投吗?先看“三率”

判断能否上车,别只看收益,盯紧“三率”:

1. 真实收益率

货基1.8%、短债2.9%、量化指增4.5%,扣除管理费后到手差距缩小到1个百分点以内

2. 回撤率

去年11月债市波动,短债最大回撤-0.7%,量化指增-3.2%,风险收益比并未恶化

互联网金融理财规模有多大_2024年还能投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. 资金占用率

T+0货基随取随用,短债T+1,量化指增通常封闭90天,流动性溢价开始显现


不同人群的2024配置方案

把用户切成三类,给出可落地的比例:

  • 月光族:80%货基+20%7天通知存款,年化2%左右,重在随取随用
  • 白领:50%短债+30%固收+20%量化指增,目标年化3.5%,回撤控制在-2%
  • 高净值:30%量化指增+30%跨境QDII+40%私募FOF,追求6%以上收益,封闭期拉长至1年

注意:任何组合都要预留6个月生活费,防止急用钱被动割肉。


如何避开“伪互联网理财”?

市场上仍有三类灰色地带,看见就跑:

  1. 无牌照“聚合平台”:把多家银行产品二次包装,收额外通道费
  2. 收益权拆分转让:把私募份额拆成1元起投,流动性风险极高
  3. “保本高息”直播:用过往业绩暗示刚兑,实则底层是城投非标

核验方法很简单:在中国理财网输入登记编码,查不到的一律不碰


未来三年规模展望

综合人口结构、监管节奏、技术迭代,可得出三点判断:

  • 总量:2026年或突破22万亿元,但年复合增速降至6%以下
  • 结构:货基占比跌破30%,短债、量化、REITs三分天下
  • 渠道:银行APP反超第三方平台,因其可直连央行征信,风控更精准

一句话:规模仍在,但“躺赚”时代彻底结束,拼选品、拼策略、拼耐心的阶段来了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