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互联网理财规模有多大_2024年最新数据

新网编辑 3 0

一、规模到底有多大?官方口径与第三方测算

根据中国人民银行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》与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《2024互联网理财白皮书》,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:

中国互联网理财规模有多大_2024年最新数据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存量规模:8.9万亿元,占全部个人可投资资产的11.3%;
  • 年增速:14.7%,高于同期银行理财整体增速(9.2%);
  • 用户规模:6.2亿人,其中月活用户3.8亿人。

为什么官方与第三方数据略有差异?央行统计的是“持牌机构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理财产品”,而第三方把基金投顾、券商资管、保险年金等也纳入口径,因此后者数字更高。


二、谁在买?人群画像与资金结构

1. 年龄分布:90后已成主力

蚂蚁财富、腾讯理财通、京东金融三大平台联合抽样显示:

  • 90后占比42%,首次超过80后;
  • 00后增速最快,年新增用户同比+67%;
  • 60前用户仍贡献单客AUM最高,人均持仓18万元。

2. 资金来源:工资结余与短期闲钱

问卷调研中,用户回答“主要资金来源”时:

  1. 每月工资结余(63%)
  2. 年终奖或项目奖金(21%)
  3. 股票、基金赎回后的短期闲钱(11%)

三、钱都投向哪里?产品结构与收益水平

1. 产品类型占比

产品类别规模占比平均七日年化/业绩基准
货币基金38%2.1%
短债及同业存单基金25%2.8%
固收+18%3.5%
指数增强12%5.2%
主动权益7%7.8%

2. 收益波动与风险事件

2022年11月债市回调曾导致互联网渠道短债基金单周最大回撤-1.2%,赎回潮规模超1200亿元;平台方通过“实时估值+陪伴式客服”将赎回率压降到历史均值的一半。


四、平台格局:流量巨头与券商系谁更稳?

1. 市场份额(按保有量)

  • 蚂蚁财富:31%,依托支付宝月活8.9亿天然流量;
  • 腾讯理财通:18%,社交裂变带动零钱通快速起量;
  • 京东金融:9%,供应链金融场景沉淀高净值用户;
  • 券商APP(华泰、中信、国君):合计17%,投顾牌照优势凸显。

2. 用户黏性指标
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券商系APP人均单日使用时长9.7分钟,高于综合平台(6.4分钟),但启动频次仅为后者的一半。说明“深度陪伴”与“高频触达”各有胜负

中国互联网理财规模有多大_2024年最新数据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五、监管走向:备案、投顾、数据安全三条主线

1. 销售备案制全面落地

2024年7月起,所有互联网基金销售页面须在显著位置展示“基金销售机构备案编号”,未备案机构将被强制下架。目前已有73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完成补备案。

2. 投顾牌照扩容

证监会披露,截至2024年5月底,共有60家机构获批基金投顾试点,其中互联网平台占9席。试点机构可开展“管理型投顾”,即直接调仓,无需用户逐笔确认。

3. 数据安全与算法透明

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配套细则要求平台在推荐理财产品时,需披露算法逻辑摘要,并支持用户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。目前蚂蚁、腾讯已上线“算法说明”专区。


六、未来三年三大变量:利率、养老、AI

1. 利率下行如何影响规模?

中金公司测算,若货币基金平均收益跌破1.5%,将有约6000亿元资金迁移至短债、固收+等替代品类;平台方已开始“货基+短债”组合一键切换功能灰度测试。

2. 个人养老金账户能否带来新增量?

人社部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4月,已有3800万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,其中47%选择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养老目标基金。预计2026年该渠道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。

中国互联网理财规模有多大_2024年最新数据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. AI投顾能否提升客单价?

蚂蚁财富“支小宝”AI投顾上线半年,将人均持仓从2.7万元提升至4.1万元,核心原因是动态再平衡提示降低了用户“赎旧买新”的频率。券商系也在跟进,华泰“涨乐星投”已接入大模型。


七、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?

自问:互联网理财这么火,我该“All in”吗?
自答:不必,但可把它作为现金管理与资产配置的入口

  1. 先搭安全垫:保留3-6个月生活费的货币基金,随取随用;
  2. 再配稳健底仓:短债+固收+组合占可投资资产30%-50%;
  3. 后增权益进攻:用定投方式布局指数增强或主动权益,比例不超过风险承受上限;
  4. 关注费率:同一类产品内,优先选择管理费+托管费合计≤0.6%的品种;
  5. 定期复盘:每季度检查持仓比例,偏离度>5%即再平衡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