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电视还能靠什么赚钱?
广告、会员、电商、游戏、数据,五大收入池正在重塑客厅经济。

为什么“大屏”重新成为流量洼地?
过去十年,手机把用户时间切割成碎片;如今,**65英寸以上电视出货量年增30%**,家庭多人共享场景让大屏重新聚拢注意力。QuestMobile数据显示,**OTT端人均单日观看时长已达3.2小时**,超过平板,逼近手机。广告主开始把预算从移动端向客厅迁移,CPM溢价高达40%。
会员费之外,还有哪些盈利模型?
1. 精准广告:从开机到暂停,全链路植入
- 开机15秒品牌视频:开机即曝光,CTR可达8%,远超移动端Banner。
- 暂停贴片:AI识别画面内容,自动匹配相关商品,点击即可扫码购买。
- 语音广告:用户说“我想喝可乐”,系统推送可口可乐优惠券。
2. 内容电商:边看边买的闭环
芒果TV《乘风破浪》播出期间,**大屏端下单转化率提升220%**。技术路径: 1. 视频指纹实时识别明星同款; 2. 遥控器一键调出商品卡; 3. 微信/支付宝免跳转支付。 **客单价平均提升35%**,退货率低于手机端一半。
3. 云游戏订阅:把主机搬进电视
腾讯START、网易云游戏已预装进海信、小米系统。**月费59元畅玩3A大作**,延迟控制在20ms以内。2024年国内云游戏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80亿元,**智能电视贡献超40%终端时长**。
4. 数据变现:家庭画像的二次价值
通过Wi-Fi探针、语音指令、观看记录,平台可生成“家庭生命周期”标签:新婚、育儿、养老。母婴品牌可定向投放“有0-3岁孩子”的家庭,ROI提升3倍。数据交易采取联邦学习,原始数据不出域,符合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。
硬件利润趋零,厂商如何突围?
低价硬件+高价服务
小米电视65英寸2023款首发价跌破2000元,但预装会员年包+广告分成让综合毛利率回升至18%。

开放生态,引入开发者
华为鸿蒙、阿里yunOS均推出TV版应用商店,分成比例**3:7(平台:开发者)**,比手机端更优惠。健身、教育、K歌类应用DAU增速最快。
用户最担心什么?如何打消顾虑?
“广告太多怎么办?”
平台推出“会员免广告+积分抵现”:观看可选广告积累积分,积分可兑换爱奇艺月卡。测试显示,**75%用户愿意用15秒广告换2元积分**。
“隐私会不会泄露?”
所有语音数据本地加密,唤醒词识别在端侧完成;云端仅接收匿名Token。国家网安中心已颁发**首张智能电视隐私合规认证**。
2025年场景预测:电视将变成什么?
无屏电视:投影+AI墙面
极米、坚果已推出**超短焦激光投影**,贴墙投出100英寸画面;AI根据墙面颜色自动校正画质。售价下探至5000元区间,**替代传统电视的临界点已现**。
AI管家:电视成为家庭中控
通过远场语音,电视可控制灯光、空调、扫地机器人。**“我回家了”**一句话触发回家模式:开灯、调温、播放今日新闻。海尔、TCL已接入Matter协议,**跨品牌互联不再是难题**。

虚拟人主播:24小时直播带货
百度智能云曦灵为创维定制虚拟人“小维”,**7×24小时直播**,成本仅为真人主播的1/10。大屏端用户停留时长比手机端高60%,**退货率下降20%**。
中小品牌还有机会吗?
答案是垂直场景细分。 - 教育电视:内置K12课程,家长手机端一键布置作业; - 健身电视:搭配AI摄像头纠正动作,订阅制私教课; - 适老电视:放大字体、语音挂号、远程问诊。 避开与小米、海信正面竞争,**单款销量破10万台即可盈利**。
结语:客厅经济的第二春
当电视不再只是电视,而成为广告屏、游戏机、购物中心、家庭管家,盈利空间被重新打开。谁能率先跑通“硬件低价+服务溢价+数据增值”的三级火箭,谁就能拿下下一个十年的客厅入口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