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广告2017发展趋势_如何精准投放

新网编辑 18 0

2017年互联网广告到底发生了什么?

那一年,BAT的广告收入首次集体突破千亿;信息流广告在移动端占比超过50%;品牌主开始把“程序化”挂在嘴边。关键词:移动优先、原生融合、数据驱动,成为全年绕不过去的三大主线。

互联网广告2017发展趋势_如何精准投放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为什么2017被称为“信息流元年”?

自问:信息流广告为何突然爆发?
自答:因为用户注意力碎片化,传统Banner点击率跌至0.1%以下,而原生信息流CTR可达2%-5%。今日头条、腾讯新闻、微信朋友圈在同一年上线竞价信息流,预算瞬间倾斜。

  • 算法推荐:千人千面,让广告与内容无缝衔接
  • 短视频形态:15秒竖屏素材,完播率比横版高3倍
  • oCPM计费:按转化目标自动出价,降低50%试错成本

程序化购买在2017如何落地?

年初,P&G宣布把70%展示预算投入程序化;年底,阿里妈妈发布“全域营销”战略。从RTB到PDB再到Preferred Deal,三种模式并行,满足不同品牌的安全与效率需求。

  1. 数据管理平台(DMP):把一方、二方、三方数据打通,人群包颗粒度细化到“近7天搜索过婴儿奶粉且浏览过高端母婴用品”
  2. 品牌安全工具:IAS、DoubleVerify进入中国,广告出现在敏感内容旁边的概率下降80%
  3. 私有程序化(PDB):让奢侈品牌也能享受自动化,同时确保100%可见曝光

如何评估一次2017年的精准投放?

自问:除了CTR和CPC,还要看哪些指标?
自答:必须引入“可见曝光率、互动深度、到店归因”三维模型。

维度工具2017年基准值
可见曝光MOAT≥70%
互动深度秒针热力图≥15秒停留
到店归因Wi-Fi探针+设备ID≥8%线下到店率

2017年的经典案例拆解

1. 耐克“Breaking2”挑战赛

投放策略:微博话题+微信朋友圈+今日头条三端联动,用实时数据大屏同步马拉松配速,CTR高达4.7%,品牌搜索指数提升300%。

2. 小米6新品首发

投放策略:京东开普勒小程序+DMP人群重定向,把预热期加购人群再次召回,ROI做到1:18,创当年手机行业纪录。

互联网广告2017发展趋势_如何精准投放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预算分配的黄金比例

根据AdMaster当年对500家广告主的调研,40%信息流+30%程序化+20%搜索+10%创新实验的组合,能在保证规模的同时兼顾效果。


2017留下的三个思考题

1. 当用户开始主动屏蔽广告,原生与内容的边界到底在哪?
2. 数据垄断加剧,中小品牌如何获得公平的精准流量?
3. 线下零售数字化刚刚起步,O2O归因模型能否真正闭环?


尾声:把2017的教训带到今天

回望那一年,“先数据、后创意”成为共识;“小步快跑、实时优化”成为标准动作。如今再看,那些提前布局DMP、拥抱信息流、敢于实验短视频的广告主,在后续三年里把获客成本平均降低了35%。

互联网广告2017发展趋势_如何精准投放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