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广告预算该往哪里倾斜?
预算分配没有万能公式,但有三条“硬杠杆”可以帮你快速决策:

- 第一,看用户时长:短视频与OTT大屏的日均使用时长已突破3.5小时,预算向这两个场景倾斜,等于跟着流量走。
- 第二,看转化链路:闭环电商广告(抖音小店、视频号小店)的ROI普遍高于外链投放,平均高出27%。
- 第三,看数据透明度:优先选择能提供一方数据回传的平台,方便做再营销。
AI创意会不会取代人工?
不会,但会重塑团队结构。
实测发现,AI生成的素材在冷启动阶段CTR提升12%,可一旦进入精细化运营,人工微调的版本依旧胜出。未来更可能形成“AI出图+人工出策略”的混合模式:
- AI负责批量生成20-30张创意,跑第一轮A/B。
- 人工基于胜出元素做二次创作,加入品牌调性与情感钩子。
- 用AI再做动态创意优化(DCO),实现千人千面。
隐私政策收紧后,精准投放还有戏吗?
有,但玩法从“追踪个人”转向“预测人群”。
苹果ATT与谷歌Privacy Sandbox倒逼行业升级,解决方案集中在三点:
- 第一方数据:品牌自有小程序、APP的注册与行为数据成为新石油。
- 联邦学习:平台间不交换原始数据,只共享模型参数,实现“数据不动模型动”。
- 上下文定向:回到内容场景,例如美妆广告投放在护肤教程视频,而非追踪用户搜索记录。
品牌广告与效果广告如何平衡?
先问三个问题,再决定配比:

1. 产品生命周期在哪?
新品期70%预算做品牌,成熟期70%预算做效果。
2. 品类决策链路多长?
快消品可立即转化,效果广告占比高;汽车、房产需长期种草,品牌广告不能省。
3. 是否有线下承接?
有门店或经销商网络的品牌,线上品牌广告+线下核销券组合,ROI可提升40%。
短视频平台的红利期结束了吗?
没有结束,但“野蛮生长”阶段已过,进入“精耕细作”。
平台方正在做三件事:

- 流量分层:头部达人拿品牌广告,腰尾部达人拿效果广告,平台抽佣更稳定。
- 搜索权重提升:抖音与快手都在加码“看后搜”,优化关键词布局可获得二次流量。
- 闭环工具升级:抖音电商罗盘、快手生意通的数据颗粒度已接近天猫生意参谋。
2024年必须关注的三个新变量
变量一:生成式搜索广告
微软New Bing与谷歌SGE(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)正在测试对话式广告位。品牌需提前准备“问答式创意”,例如用户问“敏感肌用什么防晒”,广告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非硬广。
变量二:线下屏联网
电梯屏、地铁屏与手机ID打通后,可实现“离家五分钟内”的即时推送。实测某奶茶品牌通过LBS+屏联动,到店率提升22%。
变量三:B2B投放升温
钉钉、企业微信、飞书都在开放广告位,高客单价SaaS与工业品客户开始尝试。线索成本比百度低35%,但需配合“内容白皮书”做深度教育。
如何搭建2024年的投放团队?
核心岗位从“投手”升级为“增长工程师”,技能清单如下:
- 数据层:会写SQL,能跑Look-alike模型。
- 创意层:懂AIGC提示词,能用Midjourney批量出图。
- 策略层:熟悉一方数据接入,能把CRM标签变成投放包。
自问自答:小预算品牌还有机会吗?
问:月预算不足10万,怎么打?
答:用“单点爆破”策略。
1. 选一个垂类达人做“内容共创”,而非单纯投放。
2. 把评论区高赞问题整理成FAQ,二次剪辑成新素材。
3. 用平台“相似达人”功能,以达人粉丝包做冷启动,CPM可降低30%。
未来五年的终极猜想
广告将不再是“打扰”,而是“服务”。当用户说一句“我想找一双通勤好走的皮鞋”,系统直接推送3D试穿链接,并同步给出地铁到站提醒。到那一天,“广告”这个词或许会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“即时需求满足”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