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保险规模有多大_如何快速增长

新网编辑 18 0

互联网保险到底做到了多大体量?一句话:2023年行业保费收入已突破55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8%以上,远超传统渠道的个位数增速。

互联网保险规模有多大_如何快速增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、规模到底有多大?用三组数据说话

  • 用户侧:截至2023年底,线上投保人次突破8.7亿,相当于每两位网民中就有一人体验过互联网保险。
  • 机构侧:持牌互联网保险公司由最初的4家扩容至19家,同时超过160家传统险企开设直营线上平台。
  • 市场侧:健康险、车险、意外险三大险种贡献超70%保费,其中健康险单险种规模已接近1800亿元

二、为什么能快速增长?拆解四大引擎

1. 流量红利:从“人找货”到“货找人”

短视频、直播电商把保险条款拆成30秒情景剧,用户边刷视频边完成投保。2023年抖音、快手两大平台贡献的保险GMV同比增长210%

2. 场景渗透:把保单做成“水电煤”

买机票顺手勾一份航意险、网约车结束跳出“今日特惠驾乘险”,这些碎片化场景让件均保费低至3元,却带来日均千万级出单量。

3. 技术降本:AI让核保从“天”变“秒”

传统线下核保平均耗时2.3天,互联网保险通过智能问卷+大数据风控将健康告知环节压缩至45秒,综合费用率下降6-8个百分点

4. 监管包容:沙盒机制加速产品迭代

银保监会在北京、上海等五地试点“互联网保险创新监管沙盒”,允许险企在6个月内小范围测试条款,**“宠物医保”“手机碎屏险”**等网红产品均由此诞生。


三、未来三年还能再翻一倍吗?关键看这三道坎

坎一:用户信任如何持续加固?

自问:线上买保险最怕什么?
自答:理赔扯皮。
解法:头部平台已上线“理赔透明链”,把查勘、审核、支付节点实时同步给用户,**平均结案时效从7天缩短至11小时**。

互联网保险规模有多大_如何快速增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坎二:流量成本飙升怎么办?

自问:现在一个有效投保线索多少钱?
自答:健康险120-180元,比三年前翻了三倍。
解法:险企开始自建私域社群,通过企业微信沉淀老用户,**复购率可达45%,比公域新客获客成本低70%**。

坎三:同质化产品如何破局?

自问:市面上百万医疗险有上百款,用户怎么选?
自答:把保障“颗粒度”做细。
案例:某平台推出“甲状腺癌术后专属医疗险”,仅面向术后2年以上人群,上线三个月卖出42万份,件均保费680元,是传统百万医疗的2.7倍


四、从业者必须盯紧的四大趋势

  1. 全域协同:线下代理人将转型为“线上流量管家”,通过小程序直播促成交易,佣金结构从“首佣”转向“续佣+服务佣”。
  2. 数据合规: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落地后,险企需建立“最小可用”数据池,违规调用通讯录、定位等行为最高可罚5000万元
  3. 跨境保障:随着出境游复苏,**“海外新冠险”“留学中断险”**等场景需求激增,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80亿元
  4. 银发经济:60岁以上网民规模已达1.53亿,**“老年防癌险”“骨折津贴险”**将成为蓝海,但需解决健康告知简化远程理赔两大痛点。

五、给普通人的三点实操建议

1. 比价别只看保费
打开产品详情页,重点对比“责任免除”条款,例如同样保100种重疾,有的产品把“原位癌”除外,实际保障可能缩水30%。

2. 健康告知用“两步走”
先在智能核保系统里匿名测试,确认能过再正式投保,避免因“未如实告知”导致拒赔。

3. 电子保单这样存最安全
下载PDF原件后同步到邮箱+网盘双备份,同时把保单号、保险公司客服电话写在手机备忘录,出险时能第一时间联系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