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葡萄酒行业怎么样_葡萄酒市场趋势

新网编辑 6 0

2016年全球葡萄酒产量为何骤降?

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(OIV)给出的官方数字是——**2.59亿百升**,比2015年整整少了**3.4%**。减产的主角并非法国或意大利,而是**南美**:阿根廷干旱、智利春季霜冻、巴西遭遇史上最强厄尔尼诺。与此同时,**欧洲却迎来“大年”**:法国产量同比+7%,意大利+2%,西班牙+1%。**“南减北增”**的剪刀差,直接改变了全球贸易流向。

2016葡萄酒行业怎么样_葡萄酒市场趋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中国葡萄酒市场2016年到底发生了什么?

进口酒第一次压倒国产酒?

海关数据显示,**瓶装酒进口量达4.8亿升**,同比增幅**18.6%**;而国产酒产量**11.4亿升**,同比下滑**1%**。换算下来,每三瓶葡萄酒就有一瓶来自海外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**法国与澳大利亚的进口额合计占比超过60%**,形成“双寡头”格局。

谁在喝?喝多少?

  • **25-35岁**人群贡献了**42%**的销量,成为绝对主力;
  • **女性消费者**占比首次突破**35%**,桃红与起泡酒增速最快;
  • **线上渠道**销售额突破**60亿元**,天猫、京东两大平台占七成。

价格带为何出现“哑铃型”裂变?

2016年,**50元以下**与**300元以上**两个极端价格带增长最快,中间价位反而萎缩。原因有三:

  1. **关税红利**:智利酒关税已降至**2.8%**,低端进口酒价格直逼国产酒;
  2. **名庄炒作**:拉菲传奇、木桐嘉棣等副牌大量涌入,推高高端需求;
  3. **消费升级**:中产阶级“要么省、要么奢”,中端酒陷入尴尬。

电商与线下渠道谁更赚钱?

电商:流量狂欢还是赔本赚吆喝?

双十一当天,**某头部平台葡萄酒GMV突破3亿元**,但**平均毛利率不足12%**。平台补贴、物流冷链、包材成本层层吞噬利润。**“爆款逻辑”**让酒商陷入低价循环。

线下:精品店与餐饮渠道逆袭

与此同时,**一二线城市的精品酒窖**数量同比增长**28%**。消费者愿意为**品鉴体验**买单,单瓶溢价可达**50-100元**。餐饮端,**即饮渠道**销售额占比回升至**46%**,高端酒店、法餐、日料成为“隐形战场”。


2016年葡萄酒营销关键词拆解

内容营销:从“讲风土”到“讲人设”

过去酒庄爱说“石灰岩土壤”“老藤35年”,2016年却开始**“造IP”**:
- **拉菲罗斯柴尔德家族**推出微电影《时间的答卷》;
- **澳洲Penfolds**与明星主厨合作直播“奔富宴”。
**“人格化叙事”**让品牌溢价提升**15-20%**。

2016葡萄酒行业怎么样_葡萄酒市场趋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社群裂变:KOL与KOC的博弈

微信端,**500人以上的葡萄酒社群**超过**3万个**。KOL靠专业度带货,KOC靠信任度复购。**“拼团+盲盒”**玩法让客单价从**180元**降至**99元**,但复购率飙升至**60%**。


未来三年,哪些趋势已埋下伏笔?

自然酒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?

2016年,**上海自然酒节**首次举办,门票售罄。进口自然酒SKU从**50个**增至**200个**,但**教育成本极高**:消费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是“为什么酒里有沉淀?”**“小众高溢价”**与**“大众难接受”**的矛盾,注定让自然酒成为“慢生意”。

国产精品酒庄的窗口期还有多久?

宁夏贺兰山东麓**2016年新增酒庄18家**,但**80%**产量仍在**500吨以下**。优势在于:**土地成本低、政府补贴高、中国风土故事独特**;劣势在于:**品牌力弱、渠道碎片化**。谁能率先做出**“中国拉菲”**,谁就能抢占心智。


自问自答:2016年葡萄酒行业最值得记住的教训是什么?

问:价格战打到最后,谁赢了?
答:没有赢家。进口商用低端酒引流,利润被平台抽走;国产酒被迫降价,品牌力进一步稀释。唯一受益的是消费者,但**“9块9包邮”**喝掉的是行业未来。

问:消费升级到底升的是什么?
答:不是价格,而是**“选择权”**。消费者不再满足于“能买到”,而是“买得懂”。**“专业内容+场景体验”**成为唯一解药。

2016葡萄酒行业怎么样_葡萄酒市场趋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数据彩蛋:2016年葡萄酒行业冷知识

  • 全球**最贵的葡萄酒**不是康帝,而是**美国啸鹰**——**2016年份期酒**每瓶**3500美元**;
  • 中国**人均葡萄酒消费**仅**1.34升**,约为法国的**1/40**;
  • 天猫数据显示,**“星座酒”**搜索量同比增长**300%**,射手座最爱赤霞珠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