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如何_2016年市场分析

新网编辑 16 0

2016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有多大?

2016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已突破2,700亿美元,较2015年增长约8.1%。其中,单克隆抗体、重组蛋白与疫苗三大板块贡献了超过65%的销售额。北美依旧占据最大份额,欧洲紧随其后,而亚太区以双位数增速成为当年最亮眼的增量来源。

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如何_2016年市场分析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哪些技术突破在2016年改变了行业格局?

  • PD-1/PD-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:Keytruda与Opdivo的适应症扩张,使肿瘤免疫治疗从“末线”走向“一线”。
  • CAR-T细胞疗法:Kite与诺华的临床数据在ASH年会引爆关注,为血液肿瘤带来“一次性治愈”可能。
  • 连续化生产(Continuous Manufacturing):FDA当年批准首个采用连续工艺的生物制剂,将生产周期从数月压缩至数周

中国生物制药2016年发生了什么关键转折?

自问:为何2016被称为中国生物制药“政策破冰年”?
自答:因为《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(MAH)》试点正式落地,研发机构无需自建工厂即可持有批文,催生了百济神州、信达生物等轻资产创新企业。同年,CFDA加入ICH,中国临床数据首次被全球认可,跨国多中心试验数量同比激增42%


资本如何用脚投票?

2016年全球生物制药领域共发生312起VC/PE融资,总额达127亿美元。中国公司占28%,其中信达生物2.6亿美元D轮创下亚洲记录。美股IPO窗口虽冷,但万春药业、基石药业仍成功登陆纳斯达克,首日涨幅均超15%


2016年最畅销的生物药TOP3是谁?

  1. Humira(阿达木单抗):160亿美元,连续五年称王。
  2. Harvoni(索非布韦/雷迪帕韦):91亿美元,丙肝“神药”开始受支付方压价。
  3. Enbrel(依那西普):88亿美元,专利悬崖逼近促使安进加速生物类似药布局。

支付方压力如何重塑定价策略?

自问:为何2016年出现“药王”降价潮?
自答:因为PBM(药品福利管理)话语权增强,Humira在美国市场平均折扣已接近35%。欧洲更激进,德国G-BA对CAR-T疗法设定了基于疗效的退款条款,未达完全缓解即按折扣结算。


生物类似药在2016年迎来哪些里程碑?

  • 欧盟批准首个依那西普类似药Benepali,上市三个月即抢下18%市场份额。
  • 美国FDA放行Celltrion的Inflectra,Remicade价格体系开始松动。
  • 中国启动“生物类似药指导原则”征求意见,复宏汉霖、齐鲁制药排队申报。

2016年最值得关注的并购案

收购方标的金额战略意图
辉瑞Medivation140亿美元补强肿瘤管线,获得PARP抑制剂Talazoparib
强生Abbott Medical Optics43亿美元分散生物药专利风险,布局高毛利器械
中国三生制药中信国健53亿人民币整合国内单抗产能,备战医保放量

2016年监管黑天鹅事件

印度CROSemler Research因数据造假被WHO通报,导致其承接的12个生物等效性试验全部重测。此事引发连锁反应,FDA当年对中国、韩国等7家生物药生产现场发出警告信,强调数据完整性


未来五年的伏笔:2016年埋下的种子

自问:为何说2016年决定了2020年后的竞争格局?
自答:因为当年CRISPR专利大战初步裁决,Broad Institute胜出,直接影响了Editas、Intellia等基因编辑公司的估值走向。同时,ADC(抗体偶联药物)技术平台在2016年完成多笔重磅授权,为今日Enhertu的爆发埋下伏笔。

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如何_2016年市场分析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给从业者的三点启示

  1. 管线深度比明星单品更重要:2016年PD-1红海初现,拥有联合疗法矩阵的企业才能活到2020年后。
  2. 生产弹性决定商业化上限:连续化工艺的早期投入,在2020年疫情中成为保供关键。
  3. 支付方研究需前置到临床II期:德国AMNOG评估模式已被日本、加拿大借鉴,疗效溢价空间持续压缩。
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如何_2016年市场分析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