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达地产未来走势如何_万达地产还能投资吗

新网编辑 18 0
万达地产未来走势如何?还能投资吗? **一句话先给结论:短期承压、中期分化、长期看运营能力,核心城市优质资产仍具配置价值。** ---

万达地产的“瘦身”逻辑:从规模扩张到现金流保卫战

2017年那场“世纪交易”把77家酒店和13个文旅项目卖给融创与富力后,万达地产就开启了**“轻资产+降杠杆”**的长期战略。 - **为什么要卖?** 高周转时代结束,三道红线、预售资金监管让现金流比土储更金贵。 - **卖完之后做什么?** 保留一二线核心地段综合体,输出品牌与管理,赚租金和运营费。 - **效果如何?** 2023年万达商管租金收入突破550亿元,毛利率维持在70%以上,成为集团真正的“现金奶牛”。 ---

土储结构:一线稀缺、二线饱和、三四线去化慢

万达地产当前土储呈现**“哑铃型”**分布: 1. **北京、上海、广州核心区**仅剩3个未售项目,货值高但开发周期长。 2. **成都、武汉、杭州等强二线**存量项目超20个,商业部分已开业,住宅尾盘打折促销。 3. **三四线万达广场**多数采用合作开发模式,万达只负责商业运营,住宅由地方房企兜底。 **结论:土储质量优于数量,但可售货值逐年递减,未来收入更依赖运营而非开发。** ---

财务安全垫:三道红线下的真实负债率

万达地产并未上市,数据来自债券报告与评级机构: - **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**约68%,低于红线70%。 - **净负债率**2023年末降至52%,主因是持续处置重资产。 - **现金短债比**1.4倍,勉强安全,但2024年面临约180亿元境内债到期。 **亮点:万达商管Pre-IPO轮融资已到账380亿元,母公司流动性压力阶段性缓解。** ---

商业模式迭代:从“卖房子”到“卖流量”

传统房企靠拿地—开发—回款循环,万达则转向: - **商业管理输出**:轻资产万达广场数量已超400座,每年新增50座以上,由合作方承担土地与建造成本。 - **REITs试水**:首批消费基础设施REITs中,万达申报了3个位于长三角的购物中心,估值合计120亿元。 - **会员经济**:万达星卡会员突破8000万,年消费额超2000亿元,为精准招商提供数据支持。 ---

政策变量:消费REITs与城中村改造的双向利好

- **消费REITs开闸**:证监会明确将百货商场、购物中心纳入试点,万达作为头部运营商可直接盘活存量资产。 - **城中村改造**:广州、深圳已公布首批项目清单,万达曾参与广州黄埔旧改,具备“商业+住宅”一体化经验。 **潜在风险:若REITs发行利率高于4.5%,可能稀释长期收益。** ---

投资者最关心的三个问题

1. 万达地产会暴雷吗?

**不会。** 母公司万达集团已剥离地产开发风险至商管平台,且持有型物业租金覆盖利息倍数达2.1倍。即便极端情况下,核心资产可快速变现。

2. 现在适合抄底万达债券吗?

**分期限看。** 2024年到期债券收益率已飙升至18%,存在博弈价值;2026年后到期债券需观察REITs落地进度,**建议回避无资产抵押的私募债**。

3. 个人投资者如何参与?

- **高净值人群**:关注万达商管Pre-IPO轮老股转让,估值约2800亿元,对应2023年PE 12倍,低于华润万象生活。 - **普通投资者**:等待消费REITs上市后通过证券账户购买,预期分红率4%-5%。 ---

区域选择指南:哪些城市的万达广场更抗跌?

1. **长三角**:上海周浦、杭州拱墅、苏州吴中,出租率常年98%以上,租金年增幅5%-7%。 2. **大湾区**:深圳龙岗、广州番禺受益于地铁上盖,节假日客流峰值超15万人次。 3. **成渝**:成都锦华、重庆南坪坪效(每平米销售额)连续三年增长,本土消费力强劲。 **避坑提示:避开东北、西北部分三四线城市,空置率已升至20%。** ---

尾声:万达地产的“第二增长曲线”在哪?

答案藏在**“资产管理”**四个字。当住宅开发天花板见顶,谁能把存量商业变成持续生息的金融产品,谁就能穿越周期。万达手握400座运营中的购物中心、8000万会员和一条即将打通的REITs退出通道,**这可能是它最后一次“大象转身”的机会**。
万达地产未来走势如何_万达地产还能投资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