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商铺投资回报率到底怎么算?
很多新手第一次接触商铺地产,最先问的就是:“投资回报率怎么算?” 其实,公式并不复杂,但细节决定成败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1. 最常用公式:年租金÷总投入×100%
举例:一套总价300万元的商铺,年租金24万元,则年回报率=24÷300×100%=8%。
2. 别忘了“隐性成本”
- 契税、维修基金、中介费:通常占成交价的5%—7%,要计入总投入。
- 空置期损失:假设每年空置1个月,实际租金收入=24万×11/12=22万,回报率立刻降到7.3%。
- 装修折旧:一次性投入20万装修,按5年摊销,每年再减4万。
3. 进阶算法:现金流IRR
如果贷款买铺,首付150万,贷款150万,利率5%,等额本息月供约8000元。年租金24万,年支出9.6万,净现金流14.4万。用Excel IRR函数计算,真实年化收益可能高达12%—15%,这就是杠杆的威力。
二、商铺选址有哪些技巧?
地段、地段、还是地段。但“地段”两个字背后,藏着无数细节。
1. 人流≠客流
地铁站口每天10万人经过,不代表他们会进店消费。观察驻足率:周末下午蹲点2小时,统计真正停下来看店铺招牌或橱窗的人数,如果低于5%,再便宜也别冲动。
2. 商圈生命周期
- 婴儿期:新社区底商,入住率不足30%,租金低但风险高。
- 成长期:入住率50%—70%,租金开始跳涨,是最佳切入窗口。
- 成熟期:入住率90%以上,租金见顶,转手溢价空间小。
- 衰退期:周边出现更高等级商业综合体,老商圈人流被吸走,租金下滑。
3. 可视性与可达性
同一条街,转角铺比中间铺贵20%,因为双向展示面带来30%以上额外客流。再看可达性:门口是否有斑马线、是否允许临时停车、是否被绿化隔离带挡住,都会直接影响进店率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4. 业态匹配度
社区铺做生鲜超市,写字楼铺做咖啡轻食,景区铺做伴手礼。错位经营死得快:曾有人在高端社区底商开五金店,结果半年就贴出转让。
三、如何验证回报率与选址的匹配度?
把两个核心问题放在一起:“算得准”与“看得准”。
1. 三步验证法
- 线上数据:用地图热力图看24小时人流密度,用点评软件看周边同类店铺客单价。
- 线下踩点:工作日、周末、雨天、晴天各蹲一次,记录不同时段人流量与进店率。
- 租户访谈:假装租客,直接问现有商户真实营业额、租金占营收比例,如果超过20%,谨慎进入。
2. 用“坪效”倒推租金天花板
以奶茶店为例,行业平均坪效1500元/㎡/月。若看中30㎡铺面,月营业额约4.5万,可承受租金=4.5万×15%=6750元/月。若房东报价1万,直接砍掉三成仍有谈判空间。
四、常见误区与避坑清单
- 误区一:只看售价低——远郊大盘商铺单价1万,看似便宜,但入住率不足10%,十年都租不掉。
- 误区二:迷信开发商承诺——“包租十年、年返8%”往往把返租成本打进房价,实际溢价高达30%。
- 误区三:忽略规划变动——门口双向四车道升级为高架桥,车流增加但人流锐减,租金腰斩案例比比皆是。
五、实战案例:如何用15分钟快速筛掉90%无效盘
上周陪客户看广州番禺某社区铺,用以下流程:
- 打开地图热力图,显示周边1公里常住人口3.2万,达到支撑底商门槛。
- 街景查看,发现商铺展示面完整,无树木遮挡,门口有临时停车位。
- 致电周边中介,得知同片区租金8—10元/㎡/天,换算月租约240—300元/㎡。
- 用坪效倒推:若做社区超市,坪效约800元/㎡/月,可承受租金上限=800×15%=120元/㎡/月,远低于市场价,直接PASS。
全程耗时12分钟,节省来回看房两天时间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