燃气发电成本到底由哪些部分组成?
燃气发电成本并不是单一数字,而是由燃料费用、设备折旧、运维支出、环保税费、资金利息五大板块叠加而成。以国内典型F级燃气-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例,燃料费占总成本约65%~72%,设备折旧约12%~15%,运维与人工6%~8%,环保及水资源费3%~5%,剩余为财务费用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为什么燃料费占比如此之高?
天然气价格直接挂钩国际原油或区域门站价,波动幅度大。2023年东部沿海电厂到厂气价约2.8~3.2元/立方米,折算度电气化成本已达0.42~0.48元/kWh。若采用进口LNG现货,价格可瞬间拉高至0.55元/kWh以上。因此,锁定中长期气源合同成为控制成本的首要动作。
设备折旧与运维有哪些隐藏细节?
- 燃机本体折旧年限:会计准则通常按20年直线法,但实际运行8~10年后需进行第一次热通道大修,费用相当于新机投资的8%~12%。
- 联合循环效率衰减:新机组满负荷效率约58%~60%,运行5年后降至55%~56%,每降低1个百分点,燃料年支出增加1.5%~2%。
- 备件全球化采购:一级动叶、燃烧筒等核心部件依赖进口,交货周期6~10个月,库存资金占用高。
燃气发电与燃煤发电的度电成本差多少?
以2023年国内平均数据为基准:
| 项目 | 燃气联合循环 | 燃煤超超临界 |
|---|---|---|
| 燃料成本(元/kWh) | 0.42~0.48 | 0.19~0.23 |
| 折旧(元/kWh) | 0.05~0.06 | 0.07~0.08 |
| 环保税费(元/kWh) | 0.015~0.02 | 0.03~0.04 |
| 碳排放成本(元/kWh,按50元/吨CO₂) | 0.035 | 0.08 |
| 合计(元/kWh) | 0.52~0.60 | 0.37~0.43 |
可见,燃气发电仍比燃煤发电贵0.15~0.17元/kWh,但碳价若升至100元/吨,差距将缩小至0.10元/kWh以内。
燃气发电的环保优势体现在哪?
- 大气污染物排放低:SO₂几乎为零,NOx通过干式低氮燃烧器可控制在15~25 mg/m³,远低于燃煤超低排放的35 mg/m³。
- 碳排放强度低:燃气机组每度电排放0.35~0.38 kg CO₂,而燃煤机组为0.75~0.85 kg CO₂。
- 用水量小:联合循环空冷机组每度电耗水0.7~1.0升,仅为湿冷燃煤机组的十分之一。
调峰价值能否弥补成本劣势?
在新能源占比超过30%的电网中,燃气机组的快速爬坡能力(每分钟可达额定功率的10%)与黑启动特性使其成为稀缺资源。华东电网2023年夏季顶峰时段,燃气机组现货电价一度突破1.2元/kWh,全年利用小时虽仅2500小时,但度电边际收益足以覆盖燃料增量成本。
未来五年成本曲线怎么走?
- 天然气价格:随着中俄东线、中亚D线增量气源到位,国内综合门站价有望回落至2.4~2.6元/立方米,度电气化成本下降0.05~0.07元。
- 技术进步:H级燃机效率将突破63%,单位燃料消耗再降4%~5%。
- 碳市场:若碳价升至150元/吨,燃气机组相对煤电的竞争力将发生逆转。
企业如何锁定低成本气源?
三种主流模式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长协+指数挂钩:与“三桶油”签订10年以上合同,价格与JCC或Henry Hub联动,并设置封顶与封底条款。
- 自建LNG接收站:如广东某电力集团参股LNG二期码头,获得每年80万吨稳定槽位,到厂气价较市场现货低0.3~0.4元/立方米。
- 参与储气库容量租赁:夏季低价注气、冬季释放,平滑价格波动,年均可降低燃料支出2%~3%。
结论之外:投资决策的三把标尺
燃气发电项目是否值得投?把气源锁价能力、电网调峰需求强度、碳价预期放在同一张雷达图上,只有三项指标同时落在高得分区间,项目IRR才可能突破8%。否则,宁可选煤电灵活性改造+储能的组合方案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