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行业整体景气度:电缆赛道是否值得长期投入?
从全球视角看,2023年全球电缆市场规模已突破220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5%左右。中国作为最大单一市场,贡献了约35%的份额。驱动因素可以拆解为三条主线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新能源装机爆发:光伏、风电项目对中高压电缆需求激增,单GW装机对应电缆价值量约1.2亿元。
- 电网升级:国家电网“十四五”投资规划2.4万亿元,其中特高压及配网自动化占比超过60%。
- 基建托底:城轨、充电桩、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场景持续扩容,低压电缆年需求增速维持在7%以上。
二、高压电缆需求拆解:哪些场景才是真正的增量?
1. 特高压输电:从示范到批量化
2024年起,陇东—山东、宁夏—湖南等“三交九直”特高压工程集中开工,单条线路平均需高压电缆超2000公里,导体截面从1000mm²向1250mm²升级,单位公里造价提升30%。
2. 海上风电:深海化推高电压等级
欧洲经验显示,离岸60公里以上项目普遍采用220kV及以上高压交流或±320kV柔性直流电缆。中国2025年海上风电并网目标60GW,按每GW需海缆15亿元测算,对应高压海缆市场空间900亿元。
3. 城市电网入地:GIL与XLPE并行
北京、上海等超大城市核心区域推行500kV气体绝缘输电线路(GIL),单公里造价是架空线8倍,但土地节约效益显著;220kV XLPE绝缘电缆则在二线城市形成标准化方案。
三、竞争格局:谁在吃掉高压电缆的高利润?
行业呈现“两超多强”格局:
- 亨通光电:海缆市占率35%,2023年高压海缆毛利率达42%,远高于陆缆的18%。
- 中天科技:突破±525kV直流电缆技术,中标德国Tennet海上风电项目,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25%。
- 第二梯队:远东、宝胜、汉缆等企业在区域电网集采中份额稳定,但高压电缆产能利用率不足70%,价格战压力持续。
四、技术演进:高压电缆的下一个突破口在哪?
1. 材料革命:聚丙烯(PP)绝缘替代XLPE
PP绝缘电缆可回收率提升至95%,且长期运行温度从90℃提高到110℃,相同截面载流量增加15%。目前北欧化工已完成±525kV PP直流电缆型式试验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2. 超导电缆:城市负荷中心的终极方案
上海35kV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显示,同等输送容量下占地仅为传统电缆的1/20,但制冷系统能耗占运行成本40%,经济性待规模化突破。
3. 智能监测:分布式光纤测温(DTS)普及
高压电缆全线敷设DTS后,故障定位精度达±1米,国网招标中已将其列为技术加分项,带动相关设备年需求增速超50%。
五、风险预警:需求高增长背后的三大隐忧
- 原材料波动:铜价每上涨10%,高压电缆成本增加6%,2024年LME铜库存创十年新低,价格易涨难跌。
- 产能过剩:国内具备220kV电缆生产能力的企业已超20家,低端产能利用率仅50%,可能引发价格战。
- 技术认证壁垒:欧洲高压电缆需通过KEMA型式试验,周期长达18个月,国内企业出海面临时间成本。
六、未来五年需求测算:高压电缆市场到底有多大?
基于以下假设:
- 国内特高压年均开工4条直流、3条交流线路;
- 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年均8GW,其中50%采用高压直流送出;
- 城市电网改造每年释放500公里500kV GIL需求。
测算得出:2024-2028年中国高压电缆市场年复合增速12%,2028年市场规模突破1800亿元,其中海缆占比从2023年的25%提升至40%。
七、企业策略:如何抓住高压电缆的黄金窗口?
对产业链玩家的建议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上游材料商:锁定铜杆长期协议价,布局8000系铝合金导体应对轻量化需求。
- 设备制造商:优先扩产立式交联生产线(VCV),220kV及以上电缆产能单条产线投资超2亿元,但毛利率可达35%。
- 工程总包方:绑定国能、华能等电力央企,获取海上风电“电缆+敷设”一体化订单,该模式毛利率比纯设备供应高10个百分点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