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2024年方便面市场到底有多大?
根据尼尔森零售监测数据,2023年中国方便面整体销售额约990亿元,同比增长4.7%,连续第三年保持正增长。看似“夕阳”的品类,为何仍在扩容?核心原因有三:

- 外卖红利见顶:一线城市外卖客单价已逼近40元,方便面的“极致性价比”重新被看见。
- 下沉市场增量:县域及乡镇人均年消费量仅24包,不足城市的一半。
- 高端化驱动:单价5元以上的高价位段贡献了近62%的销售额增长。
二、谁在买?消费画像出现三大裂变
1. 95后“懒宅”不是唯一主力
QuestMobile调研显示,方便面的核心购买人群已裂变为:
- 24-30岁加班族:购买场景集中在“22:00-凌晨2点”的即时需求。
- 35-45岁宝妈:用高端煮面替代速冻水饺,追求“10分钟精致一餐”。
- 50岁以上银发:线下超市大包装囤货,价格敏感度最高。
2. 线上渠道反超线下
2023年抖音电商方便面GMV同比暴涨180%,其中桶装面占比超70%。直播间“买5赠1”的囤货机制,直接拉动了家庭月销4次以上的高频用户。
三、2024年还能赚钱吗?三大盈利赛道拆解
赛道一:高端煮面——毛利可达45%
典型产品:康师傅“Express速达面馆”、统一“满汉大餐”。
盈利关键点:
- 真材实料:大块牛肉、FD冻干蔬菜,视觉溢价明显。
- 场景绑定:小红书“露营煮面”话题笔记超50万篇,带动单价12-20元产品脱销。
赛道二:地域风味——小众口味年增速90%
案例:白象“辣牛肉兰州拉面”、今麦郎“安徽板面”。

操作心法:
- 区域限定:先深耕单一省份,用“家乡味”打透情感。
- 联名造势:与本地老字号(如马子禄牛肉面)合作,提升可信度。
赛道三:健康改良——0油炸面饼的蓝海
痛点:传统油炸面饼让68%的消费者产生“负罪感”。
解决方案:
- 热风干燥技术:如五谷道场“非油炸”系列,单包溢价2.5元。
- 低GI认证:针对控糖人群,天猫旗舰店复购率高达38%。
四、新玩家如何切入?供应链避坑指南
1. 代工厂选择:警惕“隐形起订量”
行业潜规则:头部代工厂(如河南漯河某龙头)名义起订量5万箱,实际需包产线(至少20万箱)。新品牌可转向区域性中型厂,起订量可谈至1万箱,但需自建质检团队。
2. 渠道议价:线下商超的“三费”陷阱
入场费、条码费、堆头费合计可能吞噬25%毛利。破解方法:

- 捆绑经销商:让渡5%利润,换取其承担费用。
- 错位进场:先攻入便利店冷柜(如罗森、7-11),测试动销后再进KA卖场。
五、未来三年三大趋势预判
趋势一:方便面“餐饮化”
上海已出现“泡面小食堂”升级版——现煮拉面馆,用方便面饼+定制浇头,客单价28-35元,坪效达普通面馆2倍。
趋势二:AI口味预测
头部品牌开始用爬虫抓取外卖平台“差评”,反向研发“解馋不胖”口味,如“藤椒鸡胸拌面”上市3个月销量破200万包。
趋势三:ESG成硬门槛
欧盟2025年将征收塑料包装税,国内已有品牌提前布局可降解桶身(成本增加0.3元/桶),预计2024年Q3成为天猫搜索热词。
六、自问自答:小品牌还有机会吗?
问:没有10亿广告费,如何让消费者记住?
答:押注“极致场景”。例如针对“熬夜备考”人群,推出“加量版+维生素B群”套餐,在小红书投放1000个素人笔记,ROI可达1:8。
问:如何避免被康师傅、统一挤压?
答:错位竞争——巨头优势在全国分销,新品牌应深耕区域高势能渠道,如高校自动售货机(毛利率50%)、加油站便利店(夜间销量占比40%)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