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走势
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,2024年1-4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达246万辆,同比增长37%,渗透率已突破41%。这一增速远超传统燃油车,背后究竟有哪些推手?

政策端:补贴退坡后的“隐形推手”
虽然国补在2023年正式退出,但地方置换补贴、购置税减免延续、绿牌路权优先等政策仍在持续发酵。例如上海2024年对置换纯电车型给予1万元补贴,深圳对混动车型开放周末高峰时段路权,这些细节政策成为销量增长的“润滑剂”。
供给端:价格战与技术战并行
- 比亚迪秦PLUS DM-i降至7.98万,直接击穿同级燃油车价格底线;
- 宁德时代神行电池量产,10分钟充电400公里技术落地,解决补能焦虑;
- 华为ADS 3.0城区NOA覆盖200城,智能化体验成为新卖点。
需求端:90后用户决策逻辑变了
调研显示,62%的90后首购用户将“智能化配置”列为前三决策因素,而燃油车在车机系统、OTA升级方面天然短板明显。一位刚订了深蓝SL03的95后车主直言:“同价位燃油车连导航都要用手机,我为什么还要买?”
燃油车还能买吗
答案:分场景,非一二线城市、长途高频用户仍有价值。
哪些场景燃油车仍有优势?
- 极端气候地区:黑龙江漠河冬季-30℃环境下,燃油车冷启动可靠性仍高于电池;
- 长途货运场景:柴油皮卡在川藏线无人区续航可达1000公里,新能源重卡需规划充电站;
- 二手车保值率:2024年Q1数据显示,3年车龄的丰田汉兰达残值率68%,而同价位纯电SUV仅48%。

燃油车最后的“护城河”是什么?
并非发动机技术,而是基础设施的沉没成本。中国现有约10万座加油站,而公共充电桩仅300万个,在乡镇市场加油站的密度是充电桩的8倍。一位新疆伊犁的车主算过账:“跑500公里长途,加油5分钟搞定,充电至少要规划2次休息。”
车企的“燃油车临终关怀”策略
- 丰田推出“超级混动”计划:将THS系统成本降低40%,让卡罗拉混动版价格下探到9万区间;
- 吉利保留1.5T发动机产线,但转向出口市场,2024年1-4月燃油车出口量增长120%;
- 奔驰停止研发全新内燃机,但现有M254发动机将持续优化至2030年。
未来三年购车决策指南
城市通勤族:闭眼选纯电
以上海为例,纯电车型每公里成本0.15元,而同级别燃油车需0.6元,按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,5年可省4.5万元,基本覆盖两车差价。
家庭唯一用车:插混是过渡最优解
比亚迪宋PLUS DM-i车主反馈:日常通勤用电(50公里纯电续航),节假日满油满电跑1000公里无焦虑,2023年车型OTA升级后纯电续航反而增加了8公里。
越野玩家:柴油车仍是硬通货
长城炮越野版柴油车型在阿拉善英雄会中,原厂状态下穿越沙漠无需改装散热系统,而同价位纯电皮卡需额外加装电池护板、冷却风扇等,改装成本超3万元。

行业暗流:燃油车“降价去库存”真相
2024年5月,某美系品牌经销商库存系数达2.3(警戒线1.5),旗下B级燃油车终端优惠突破6万元。但需注意:这类车型往往是国五排放老款,未来转手可能面临限行风险。建议购车前登录机动车环保网查询车型排放标准,避免踩坑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