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事外包和劳务派遣区别_如何选择

新网编辑 15 0
人事外包和劳务派遣区别? 人事外包是把“人”与“事”整体交给第三方;劳务派遣是把“人”借给用工单位,劳动关系仍在派遣公司。

一、概念拆解:到底什么是人事外包?什么是劳务派遣?

先把两个词拆开来看,就能快速抓住核心差异。

人事外包和劳务派遣区别_如何选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人事外包(HRO):企业将招聘、入离职、薪酬、社保、公积金、个税、档案、劳动争议等全部或部分职能,整体打包给专业服务商。员工与外包公司没有劳动关系,合同仍与企业直接签署。
  • 劳务派遣(LA):派遣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,建立劳动关系,再把员工派到用工单位工作。用工单位只负责现场管理,工资、社保由派遣公司发放和缴纳。

二、五大维度对比:一张表看懂差异

维度人事外包劳务派遣
劳动关系归属用工单位派遣公司
合同签署对象员工↔用工单位员工↔派遣公司
社保公积金缴纳方外包服务商代办派遣公司
用工风险承担用工单位派遣公司承担主要风险
适用岗位职能、技术、管理岗临时性、辅助性、替代性岗位

三、企业如何根据自身阶段做选择?

1. 初创公司:预算紧、流程乱,选人事外包

初创团队往往没有专职HR,老板自己跑社保局、公积金中心耗时耗力。把薪酬、社保、个税全部外包,每月只需对接一次数据,成本比招一个专员低。

2. 快速扩张期:编制受限,选劳务派遣

拿到融资后业务猛增,总部编制却批不下来。用派遣解决“用人不养人”,项目结束即可退回,避免裁员赔偿。

3. 成熟期:合规优先,两者可组合

核心岗位用外包,保持劳动关系稳定;生产线、客服、促销等流动性大的岗位用派遣,降低用工风险。


四、法律红线:2024年必须关注的合规要点

  1. 劳务派遣比例:用工单位使用派遣工不得超过10%,超过即违法。
  2. “三性”岗位:临时性(不超过6个月)、辅助性(非主营业务)、替代性(员工脱产学习、休假)才允许派遣。
  3. 同工同酬: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在相同岗位、相同绩效下必须薪酬一致,否则劳动监察可罚款。
  4. 外包禁止“假外包真派遣”:若外包公司实际管理员工考勤、绩效、奖惩,则可能被认定为派遣,面临补缴社保、赔偿等风险。

五、成本测算:到底哪种更省钱?

以深圳为例,假设招聘一名月薪8000元的员工:

  • 自雇成本:8000(工资)+ 1600(单位社保公积金)+ 300(残保金、工会费)≈ 9900元/月
  • 人事外包:9900 + 150(服务费)≈ 10050元/月,省去1名HR 6000元/月工资,净省约5000元
  • 劳务派遣:8000(工资)+ 1600(社保公积金)+ 400(管理费)≈ 10000元/月,无裁员赔偿风险

结论:短期项目、流动性大→派遣更省;长期职能岗位→外包更省。

人事外包和劳务派遣区别_如何选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六、常见疑问Q&A

Q1:外包员工发生工伤谁赔?

A:劳动关系在用工单位,由用工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并承担赔偿责任,外包公司可协助办理手续。

Q2:派遣员工能否转正式工?

A:可以。用工单位与派遣公司、员工三方协商一致后,解除派遣合同,再与员工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即可。

Q3:外包公司跑路怎么办?

A:用工单位需承担连带责任。选择外包商时务必查验《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》《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》,并签署风险保证金条款。


七、2024年行业新趋势:灵活用工平台崛起

随着金税四期上线,传统派遣、外包的合规成本上升。灵活用工平台通过“众包+个体户”模式,把劳动关系转为经营合作关系,个税按经营所得核定征收,综合成本再降3%—8%。但平台需具备委托代征资质,否则存在虚开发票风险。


八、落地清单:三步完成选型

  1. 梳理岗位:列出所有岗位,标注核心、非核心、临时性。
  2. 测算成本:用Excel对比自雇、外包、派遣、灵活用工四种模式的总成本。
  3. 尽调供应商:查看许可证、客户案例、风险保证金比例,优先选择本地有分支机构的供应商,方便现场处理突发事件。
人事外包和劳务派遣区别_如何选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