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来水行业现状如何_未来五年投资机会在哪

新网编辑 11 0

自来水行业现状如何?

自来水行业正处于“政策驱动+技术升级”的双重拐点。根据住建部最新统计,全国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已达98.4%,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仍停留在87%,区域差异明显。与此同时,漏损率依旧徘徊在12%—15%,远高于欧美日6%—8%的平均水平,暴露出管网老化、计量粗放等痛点。

自来水行业现状如何_未来五年投资机会在哪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--

政策红利:水价改革与管网更新同步推进

国家发改委、水利部联合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水安全保障规划》明确提出:到2025年,全国城市公共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%以内。配套措施包括:

  • 建立阶梯水价+超定额累进加价机制,倒逼节水;
  • 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向老旧管网改造、二次供水设施倾斜;
  • 鼓励社会资本以PPP、REITs模式参与供水设施投资运营。

这些政策直接抬升了行业资本开支预期,也为民营环保企业打开窗口。

---

技术升级:智慧水务为何成为必争赛道?

传统水务依赖人工抄表、经验调度,效率低、误差大。智慧水务通过物联网水表、GIS管网、AI预测模型实现:

  1. 实时监测:压力、流量、水质数据分钟级回传;
  2. 精准定位:GIS+声呐快速锁定漏点,维修时间缩短60%
  3. 需求预测:AI算法将日用水量预测误差压到3%以内,降低水厂能耗8%—12%

头部企业如威派格、三川智慧的毛利率已突破45%,远超传统设备商25%—30%的水平,验证了技术溢价。

---

农村市场:被忽视的增量蓝海

全国尚有1.2亿农村人口未实现集中供水,对应千亿级投资缺口。与城镇相比,农村项目呈现小而散、付费意愿低的特点,但政策通过财政补贴+专项债兜底:

自来水行业现状如何_未来五年投资机会在哪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单村供水工程中央补助50%—60%
  • 规模化水厂可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,期限长达20年

谁能解决“低成本+可持续运维”难题,谁就能率先吃下这块蛋糕。

---

未来五年投资机会在哪?

1. 老旧管网更新:确定性最高的细分赛道

住建部摸底数据显示,使用年限超过20年的管网长度达23万公里,对应2000亿元级替换市场。优先关注:

  • 球墨铸铁管:强度高、寿命长,替代灰口铸铁趋势明确;
  • 不锈钢管:二次供水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,年复合增速25%

2. 智慧水表:量价齐升的黄金三年

2023年国内智能水表渗透率仅38%,政策要求2025年城市新建住宅全部安装智能水表。核心逻辑:

  1. 出货量:年新增需求从2000万只增至4000万只
  2. 单价:NB-IoT水表均价260元/只,是传统机械表的3倍

具备芯片自研+规模制造能力的企业将享受最大弹性。

3. 水务REITs:低估值高分红的避险资产

已上市的富国首创水务REIT派息率稳定在5.5%—6%,底层资产为深圳、合肥等核心城市污水处理厂,现金流高度稳定。未来随着供水资产纳入REITs范围,估值有望向6%—7%的资本化率靠拢,适合保险、养老金长线配置。

---

风险警示:三大陷阱需警惕

1. 地方财政压力:部分县域项目回款周期拉长,需优选东部财政强省
2. 技术迭代风险:超声波、电磁水表可能替代NB-IoT,关注标准制定进度
3. 水价听证阻力:居民端调价需听证会三分之二通过,存在“调不动”可能。

---

问答:投资者最关心的五个细节

Q:智慧水务的订单爆发期何时到来?
A:2024—2026年。政策要求2025年地级市全部建成智慧水务平台,招标高峰将提前一年启动。

Q:农村供水项目IRR能达到多少?
A:规模化水厂8%—10%,单村工程5%—7%,但财政补贴可额外提升2—3个百分点

Q:外资品牌还有机会吗?
A:在高端电磁流量计、水质监测仪表领域,赛莱默、E+H仍占40%份额,但国产替代速度超预期。

Q:如何筛选水务REITs底层资产?
A:看三个指标:供水单价是否高于2.5元/吨、产能利用率是否超过75%、特许经营剩余期限是否大于15年

Q:EPC总包模式是否值得参与?
A:仅建议央企工程公司参与,民企现金流压力大,可转向设备供应或运维服务轻资产环节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