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线上获客成为餐饮生死线?
疫情后,堂食恢复速度远低于外卖增长曲线,**“到店客流减少30%,线上订单却增长120%”**成为行业常态。对于中小餐饮老板来说,**不会线上获客=失去一半以上营业额**。线上获客的本质是把门店半径从500米扩大到5公里,把营业时间从8小时延长到24小时。

餐饮店如何线上获客?从0到1的5个关键动作
1. 先选平台,再选品类
自问:我的顾客到底在美团还是抖音?
答:客单价低于35元、复购高的快餐简餐,**美团+饿了么是主阵地**;客单价高于60元、场景感强的火锅烧烤,**抖音团购+小红书种草更有效**。先跑通一个平台,再考虑多平台分发。
2. 菜单结构=流量漏斗
把菜单拆成三层:
• **引流款**:成本≤20%,定价低于商圈均价,用来冲销量;
• **利润款**:成本30%-35%,定价高于均价10%,贡献毛利;
• **形象款**:高客单、高颜值,用来提升品牌调性。
**引流款占比不超过20%,否则容易赔本赚吆喝。**
3. 评价管理=二次曝光
一条差评会吃掉30条好评带来的转化。怎么做?
• **30分钟内回复**:平台算法优先展示活跃商家;
• **差评分级处理**:食材问题免单+二次补偿,配送问题甩锅给骑手;
• **好评激励**:随餐放“晒图返现5元”卡片,成本低于投流。
4. 私域沉淀=降低抽佣
外卖平台抽佣18%-25%,私域复购成本只要1-3元。实操路径:
• **外卖小票印企业微信二维码**,加好友送饮料;
• **社群每天发2次限时券**:上午10点发午餐券,下午4点发晚餐券;
• **朋友圈剧本**:上午发备餐视频,晚上发顾客好评截图。
5. 数据化迭代=持续获客
每周拉一次后台数据,重点看三个指标:
• **曝光人数**:低于商圈均值50%时,换头图+改关键词;
• **进店转化率**:低于8%时,优化菜单前5个SKU;
• **下单转化率**:低于15%时,检查满减门槛是否过高。

外卖平台排名怎么提升?拆解平台算法的7个权重
权重1:近7日交易额
平台把“交易额”而非“订单量”排在首位,**一单60元比两单30元权重更高**。提升方法:设置“满60减10”比“满30减5”更能拉高排名。
权重2:进店转化率
自问:顾客为什么点进你家却不下单?
答:头图不够诱人。测试发现,**头图加“爆浆”“现烤”等动词,点击率提升22%**;菜品图用暖色调比冷色调转化高15%。
权重3:下单转化率
核心在**前5个SKU**。把销量最高的放在第1、3、5位,利润最高的放在第2、4位,**既能冲销量又能保毛利**。
权重4:好评率
平台计算的是**近30天好评率**,不是累计好评。新店30天内做到50条好评即可冲进前10%,方法:找本地生活号做“霸王餐”活动,成本低于竞价排名。
权重5:配送体验
**准时率低于95%会被降权**。解决方案:高峰期提前20分钟出餐,用“预订单”功能分散订单;和骑手搞好关系,优先拿你的餐。

权重6:活动力度
平台有个隐藏规则:**同类型活动中,满减门槛越低排名越靠前**。比如商圈主流是“满30减5”,你改成“满25减5”就能多拿10%流量。
权重7:千人千面
同一顾客7天内没复购,平台会降低你家在他列表中的排名。怎么破?
• **发定向券**:针对7天未复购的顾客发“专属8折券”;
• **调整营业时间**:凌晨0-2点营业的商家,在夜宵人群里排名直接冲前3。
实战案例:月销3000单到8000单的3个关键调整
背景:成都一家冒菜店,美团月销3000单,排名商圈第15位。
调整1:菜单重构
把原来38个SKU砍到22个,**引流款“素冒菜”定价9.9元,利润款“牛肉冒菜”定价26.8元**,7天后进店转化率从6%涨到11%。
调整2:评价反击
针对“太咸”的差评,推出“口味备注”功能,**顾客可选微辣、中辣、特辣,好评率从87%涨到94%**。
调整3:错峰投流
把竞价预算从午高峰挪到下午3-5点,**单次点击成本从1.8元降到0.9元**,月销直接冲到8000单。
---未来趋势:餐饮线上获客的3个红利窗口
• **抖音外卖开放**:目前只有20%商家入驻,流量红利期至少持续半年;
• **AI菜单优化**:美团内测的“智能菜单”能自动调整SKU排序,测试商家转化率提升18%;
• **社区团购融合**:饿了么“近场电商”频道开始卖预制菜,**堂食+外卖+零售三轮驱动**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