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互联网趋势报告_普通人如何抓住红利

新网编辑 15 0

为什么2024之后互联网红利还在?

答案:技术迭代周期缩短,新场景不断涌现,普通人仍有机会。

未来互联网趋势报告_普通人如何抓住红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过去十年,移动互联网把流量红利吃干抹净;但下一轮红利并不属于巨头,而是属于**“场景创新者”**。当AI、5G、Web3.0、空间计算同时进入商业化拐点,**“技术叠加”**带来的空白市场远比我们想象得大。普通人只要抓住一个细分场景,就能在巨头缝隙里长出独角兽。

---

长尾流量:从“搜索”到“对话”的迁移

1. 传统SEO正在失效?

不是失效,而是**“搜索意图颗粒度”**被Chatbot撕碎。用户不再输入“北京川菜馆推荐”,而是直接问“三里屯附近人均150以内、辣度中等的川菜馆,带露台”。

  • 关键词长度:从平均3.2词飙升到8.7词
  • 点击率:自然结果下降,**“对话摘要”**抢走
  • 优化方向:把FAQ写成**“一问一答”**的独立页面,让大模型直接引用

2. 如何布局“对话式SEO”?

自问:我的产品能不能用三句话讲清?

自答:把三句话拆成30个“用户可能追问”的子问题,每个子问题生成**“独立落地页”**,并用Schema.org的QAPage标记。

---

AI原生内容:从“写稿”到“养模型”

1. 内容生产的三次跃迁

  1. PGC:编辑写稿,日更10篇已是极限
  2. AIGC:模型写稿,日更1000篇成本趋近于零
  3. Model-as-Content:用私有数据**“微调专属模型”**,让内容自带品牌人格

2. 普通人如何低成本训练小模型?

自问:没有GPU也能微调吗?

未来互联网趋势报告_普通人如何抓住红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自答:用LoRA+QLoRA,一张3090即可在24小时内完成7B模型的领域适配。把企业内部的客服对话、小红书评论、售后工单清洗成JSONL,丢给开源框架Llama-Factory,**“一键三连”**就能产出带品牌语气的专属模型。

---

Web3.0:注意力资产的证券化

1. 为什么“发帖”能赚钱?

传统平台把用户注意力卖给广告主,收益归平台;**“去中心化社交协议”**(如Farcaster、Lens)把收益权写进智能合约,发帖即挖矿。

2. 如何设计“注意力代币”?

  • 内容价值=点赞权重×持有NFT的稀有度
  • 早期参与者获得**“治理代币”**空投
  • 广告主需用代币竞价,形成**“注意力二级市场”**
---

空间互联网:线下流量的二次觉醒

1. 苹果Vision Pro带来的连锁反应

当**“空间计算”**成为系统级能力,线下门店将变成可编程的“混合现实舞台”。

案例:一家咖啡馆在Vision Pro里叠加“1920年代巴黎”滤镜,用户戴着头显喝咖啡,社交平台上自发裂变,**“打卡成本”**趋近于零。

2. 如何抢占“空间关键词”?

自问:虚拟空间也需要SEO吗?

未来互联网趋势报告_普通人如何抓住红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自答:需要。提前注册**“空间锚点”**(Spatial Anchor),把品牌Logo埋进热门坐标,当用户路过时触发AR弹窗,相当于线下版的“搜索霸屏”。

---

数据变现:从“卖广告”到“卖数据使用权”

1. 个人数据银行的雏形

欧盟《数据法案》生效后,用户可要求平台导出**“原始行为数据”**。第三方应用经授权后,可调用这些数据训练模型,并向用户支付“数据租金”。

2. 如何搭建“数据DAO”?

步骤拆解:

  1. 用Ceramic Network把个人数据做成**“可组合流”**
  2. 发行Data Token,绑定数据调用次数
  3. 广告主用稳定币购买Token,**“按次计费”**而非按曝光
---

普通人行动清单:30天抢占红利

第1-7天:用AnswerThePublic导出行业1000个**“长尾疑问句”**,生成对话式落地页

第8-14天:收集客服记录,微调7B模型,产出带品牌人格的FAQ

第15-21天:注册Lens账号,发3条高质量Thread,测试**“注意力挖矿”**收益

第22-30天:在Niantic Lightship平台创建1个AR锚点,绑定门店坐标,上线**“空间优惠券”**

---

最后的自问自答

问:巨头垄断下,普通人还有多大机会?

答:技术越复杂,场景越细分。**“把大模型做小、把重场景做轻”**,就是留给普通人的缝隙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