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资租赁行业前景怎么样?
过去五年,中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从6.4万亿元增长到7.9万亿元,复合增速约4.3%。**“十四五”期间,绿色租赁、航空航运、高端装备三大赛道将贡献超过60%的新增投放。**

驱动因素拆解
- **政策端**:央行再贷款、财政贴息对绿色租赁项目给予1.5%的资金成本优惠,直接抬升项目IRR约2个百分点。
- **需求端**: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周期从7年缩短至4年,带来年均3000亿元的新增租赁需求。
- **供给端**:金租公司注册资本门槛下调至5亿元,民营资本加速入场,行业主体数量突破1.2万家。
融资租赁公司如何盈利?
盈利模式可拆成“息差+余值+服务”三驾马车,**头部机构息差贡献已降至55%,余值管理与服务费占比提升至45%。**
息差:从“资金搬运”到“风险定价”
传统做法:银行借款成本4.5%,客户利率8%,毛利3.5%。
进阶做法:通过ABS出表,资金成本降至3.2%,叠加信用保险,风险权重从100%压缩到50%,**ROE提升4个百分点。**
余值:二手设备处置的隐藏金矿
飞机租赁:租期结束后再租或拆解,发动机残值可覆盖原始成本的35%。
**工程机械**:建立二手拍卖平台,平均溢价率12%,比传统经销商高6个百分点。
服务费:从单一租赁到综合解决方案
举例:某光伏项目提供“融资+EPC+运维”打包,IRR从9%提升到13%。
收费结构:
- 融资安排费:合同金额的1.5%
- 运维管理费:发电量分成3%
- 保险经纪费:保费返点15%
中小租赁公司如何突围?
行业集中度CR10已达62%,**腰部机构靠“垂直赛道+金融科技”撕开缺口。**

垂直赛道案例:冷链物流
痛点:冷库投资大、回收期长,银行抵押率仅50%。
解决方案:
- 租赁公司购买设备回租给运营商,租期5年,利率7.5%
- 绑定核心企业应收账款,违约率控制在1.2%以内
- 设备加装IoT传感器,实时监控温度、位置,残值评估误差<3%
金融科技降本增效
电子签约:单笔业务时间从7天缩短到2小时,运营成本下降60%。
大数据风控:接入税务、海关、发票数据,**客户准入通过率提高20%,不良率下降0.8个百分点。**
投资人关心的三个核心问题
Q1:经济下行期,租赁资产会不会大面积违约?
A:航空、航运周期性较强,但**医疗设备、教育信息化等弱周期资产占比已升至38%**,对冲效果明显。头部公司拨备覆盖率维持在250%以上,安全边际充足。
Q2:利率市场化会压缩息差吗?
A:短期看,LPR下行确实挤压利差。**但头部机构通过发行绿色ABS、跨境融资锁定低成本资金,息差反而逆势扩大30BP。**
Q3:监管趋严会不会限制业务扩张?
A:银保监会明确“分类监管”思路,**对资本充足率>12%、不良率<1.5%的机构给予绿色通道。**合规经营的机构反而获得杠杆倍数提升的奖励。

未来三年的机会清单
- **绿色租赁**:风电、光伏、储能项目IRR普遍高于传统基建2个百分点,碳减排收益可额外带来0.5%的年化回报。
- **跨境租赁**:RCEP成员国设备关税减免,国产盾构机、高铁车厢出口租赁需求激增。
- **设备订阅**:SaaS模式向硬件延伸,客户按使用量付费,租赁公司获得稳定现金流。
评论列表